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赋予事物一个承载意义、期望与身份的符号,并借此为其未来的发展铺设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深远的祝福、一个无声的预言、一个身份认同的起点,其象征未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期望与愿景: 个人: 父母给孩子取名,往往寄托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如“志远”、“嘉慧”、“安然”)、对品德的期许(如“仁杰”、“守信”、“思齐”)、对人生状态的祝愿(如“乐康”、“欣悦”、“安宁”)或对家族传承的延续(如特定的字辈、纪念先祖)。 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称,需要体现其核心价值(如“诚信”、“创新”)、市场定位(如“高端”、“亲民”)、行业特性(如“迅捷”、“稳健”)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如“环球”、“未来”、“领航”)。 项目/活动: 名称需要清晰传达项目/活动的目标(如“曙光计划”、“春风行动”)、核心理念(如“和谐共生”、“智慧未来”)以及想要实现的积极影响。 2. 塑造第一印象与身份认同: 名字是“第一张名片”: 一个恰当、响亮、富有内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积极的初步印象,激发好奇心和好感度。这为未来的互动和关系建立打下了基础。 定义身份核心: 名字是个人、组织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标识。它帮助确立“我是谁”、“我们代表什么”。一个强大的名字能强化内部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帮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质。 3. 蕴含潜力与可能性: “名正则言顺”: 一个寓意积极、方向明确的名字,仿佛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它像一个无形的灯塔,引导着个体或组织朝着名字所蕴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发内在动力: 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对拥有者(人或组织)产生积极的暗示和心理激励,鼓励其努力去“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品质和未来。 4. 象征连接与传承: 连接过去与未来: 名字常常承载着历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当下(时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它像一个纽带,连接着起源和归宿。 建立情感纽带: 一个被用心赋予、饱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拥有者与命名者(如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份情感是未来关系的重要基石。 传承价值: 名字中蕴含的价值观(如勇敢、智慧、仁爱)或精神(如探索、坚韧、合作)是希望在未来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 5. 在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与价值: 品牌资产的核心: 在商业领域,一个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无形资产之一。它帮助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承载品牌承诺,并最终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一个有远见的名字能为品牌未来的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总结来说,“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什么,象征着未来”的核心在于: 意味着: 深思熟虑地注入期望、定义身份、赋予意义、建立连接、并期望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着: 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一个有待实现的蓝图、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以及一份承载着祝福与责任的传承。 它是对未来潜力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和积极召唤。 因此,起名绝非随意之举,而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充满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仪式。一个好的名字,如同一颗精心挑选的种子,蕴含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它既是当下的承诺,也是通往未来的第一声回响。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随着Web3的热度日渐高涨,为了不被时代所抛弃,软件工程师小A(化名)上周刚斥重金买了一套Web3的课程,准备开始从头学习一下Web3概念和技术。

但正所谓“币圈一日、凡间一年”,还没正式翻开书的小A发现自己的脚步似乎又迟了一步。因为这两天,各个Web3群里讨论最多的是新鲜出炉的Web5

上周五,Twitter的创始人、忠实的比特币信徒Jack Dorsey,带领着Block旗下的比特币部门TBD提出了全新的Web5概念,并公开称“Web3的VC们可以洗洗睡了”,意指Web5才是真正的未来。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Web3升级进化到Web5,网友:Web4呢?

刚看到这横空出世的Web5概念时,很多人脑子里全是问号:Web3的忙着为自己正名,表示Web5和我同宗同源;Web2的守护者们开启新一轮吐槽,说你们搞这些都是扯淡;还有一大批群众发出了终极之问:Web4去哪了?

网友们纷纷调侃,Web4看到Jack Dorsey这个消息之后已经气到退出群聊。有人说没有Web4的原因就像苹果没有iPhone9一样,别问,问就是大佬取名任性。

也有人开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模式,猜测Web进化的起名可能来源于斐波那契数列,并依此类推得出下一代Web应该没有6和7,会直接跳到Web8。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但实际上,Jack Dorsey团队关于Web5的报告揭晓了谜底。他们提出,Web5是Web2和Web3的集合。Web2+Web3=Web5,没错,就是这么简单……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不仅普通人看了迷惑,正在热火朝天搞着Web3的人看到Web5的消息之后也是笑容瞬间凝固。很多人花了大量时间学习Web3概念(把自己的Linkedin、Twitter等账号全都改了一遍)、并投入了真金白银(炒币倾家荡产),宣告自己已经All in Web3,得,Web5大军一来,又要从头开始。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还有人感慨,在日新月异的Web世界里你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此刻的身后有谁正在狙击你。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Web5:比特币网络的终极拥护者

虽然Web5引起了一大波调侃,但言归正传,这次Jack Dorsey提出的Web5到底是什么呢?

一直以来,Jack Dorsey都是比特币网络的忠实拥趸者,这次的Web5报告也是由Block(前身Square)旗下的比特币部门 TBD所执笔。这次报告仅有简短的16页PPT,主要阐释了Web5的概念定义、关键内容和实现路径。

首先,Web3和Web5同宗同源这个观点没错。跟 Web3一样,Web5依然强调的是下一代网络的去中心化特性,它的目标也是要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一个由用户掌握自我数据的世界。但不同的地方在于,Web5实现目标的路径是要基于比特币网络,而不是当前在Web3中被广泛使用的以太坊以及其他基于智能合约的区块链。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简单来说,Web5就是要通过建立一个去中心化 Web 平台(DWP),让开发人员使用去中心化数字身份(DID)和去中心化网络节点(DWN)来创建去中心化 Web 应用程序(DWA),最终实现将身份和数据控制权和所有权归还给用户。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TBD团队认为,网络使信息交换民主化,但目前缺少一个关键层:个人身份。用户需要使用数百个帐户和密码来保护个人数据,而这些隐私数据已成为第三方的财产,因此这是当前互联网首要应该解决的问题。

对于此次Web5提出的几个关键新概念,目前已经有“课代表”把它们跟Web3里概念进行了类比解释。其中,中心化数字身份(DID)相当于公钥,中心化网络节点(DWN)想但于不在区块链上运行的智能合约,可验证证书(VCs)相当于零知识证明,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WAs)相当于是dApps。

Web3和Web5最核心的不同点在于,Web5只有身份存储在区块链上,其他所有内容都存储在用户运行的节点上。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此外,Jack Dorsey还明确表示,在Web5上不会存在任何可供投资的代币。这也就是说现在在Web3里“出一个白皮书就发一个新币”的情况不会在Web5里出现,代币经济大行其道的现状将在Web5终结。

从本质上来说,Web5 概念是建立在比特币网络上的拓展和创新,因此一旦成功,那么除比特币以外的任何其他加密货币都将失去意义。

在此次报告的最后,TBD还用一位名为Alice的用户听音乐和订酒店的例子,阐释了Web5将对于用户体验带来的改变。

在这个例子中,Alice拥有一个数字钱包,可以用其安全地管理自己的身份、数据以及对外部应用程序和连接的授权,这些数据跨平台存在,被保存在个人的去中心化网络节点中。

过去,Alice或许需要在各个不同的音乐App上去添加自己的喜欢的歌曲、建立个性化歌单,但在Web5中只需要设置一次,未来所有的应用程序都将在她用数字身份登陆后自动识别她的喜好。

订机票、酒店也是一样,以前我们的机票、酒店等信息都散布在各种不同旅行应用程序中,现在则可以通过自己授权来将其整合管理。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关于更多Web5技术实现的细节,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从文末链接查看此次Web5的报告全文。此外,由于很多概念在报告中只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展开阐释,TBD还计划在本周五开展一次问答活动,进一步解答大家对Web5的所有疑问。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在Jack Dorsey及其团队看来,基于智能合约的Web3目前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去中心化,所谓的Web3公司们仍然掌握着话语权并从中牟取巨额财富,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带有欺诈和庞氏骗局意味的各种项目,他甚至曾联合马斯克,在Twitter上抨击以A16Z为代表的风投们披着Web3的外衣圈钱。

此次,他提出Web5设想或许才是他眼中真正的“Web3”。

Web的“尽头”难道是苹果和Windows?

对于Jack Dorsey此次提出的Web5,科技圈内也是反映不一。

一些Web3人士指出Web5的概念并没有什么新意,不过只是新瓶装旧酒,而且也没有就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思路。DeFiPulse 联合创始人Meltem Demirors还调侃这次Jack Dorsey团队的Web5 PPT居然是用Google Doc发布的,称“在Google Doc上的超级中心化Web 5是我最近听到的最有喜感的事情。

但显然老朋友马斯克这次仍然跟Jack Dorsey站在同一战线。

在一位网友表示“如果Jack和比特币可以创造Web5的话,那基于狗狗币就可以创造Web69”的调侃推文下,Jack Dorsey艾特了马斯克,并表示“你的事儿来了(Your move)”,马斯克也乐在其中,积极地给予了回应还配了要火的表情。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Web5的出现还引发了大家关于“下一代Web叫什么”各种脑洞大开的讨论。

推特上下一代Web名字的投票活动中,Web11 Pro Max得到了最多的票,很多人开启调侃模式,认为接下来Web将跟苹果iPhone一样,会有6、6s、Pro、Pro Max等各种“型号”。

除了苹果之外,另一个代号演进大户Windows自然也不会被网友们放过。Web3之后有什么?当然是 Web 95、Web 98、Web2000,最后来到Web11。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想象一下,当你以后想要发一个代币的时候,有什么问题直接召唤微软别针小助手,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是不是不明觉厉。

这才刚开始学Web3,Web5就已经来了

虽然画风有些走偏,但在这两天正在举行的Consensus大会上,Jack Dorsey表示对Web5的未来充满信心。他不仅澄清这不是一种玩票行为,同时也表示“Web5可能会是我们对互联网做出的最大贡献。”

你如何看待Web5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TBD发布的Web5报告全文:

https://developer.tbd.website/docs/Decentralized%20Web%20Platform%20-%20Public.pdf

*注:封面图来自于Twitter,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