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撰稿/柯兆银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使得许多贵族、军人和知识分子等仓皇逃离,其中不少人不远万里来到上海;20世纪30年代起,又有一批苏联侨民陆续投奔上海。俄侨人数之多,在上海仅次于日本侨民。

俄侨,以白俄为主体,大多数人不懂英语,不通汉语,他们在陌生的上海,开始了艰新的艰难人生。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白俄姑娘在霞飞路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白俄难民在霞飞路

20世纪20年代起,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已经以其幽美、繁华和异国情调名闻中外,这其中俄国侨民功不可没。

霞飞路从从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到善钟路(今常熟路)这一段,俄文店招四处可见,许多店里传出浑厚粗犷的吉卜赛乐曲,飘出伏特卡酒香。人们称霞飞路是上海的“东方圣彼德堡”和“东方涅瓦大街”,中国人称其为“罗宋大马路”。

我们穿越时空去逛逛霞飞路。

俄式菜馆、咖啡馆、面包房、酒吧,美容厅、珠宝店、服装店、饰品店、鲜花店、钟表店、渔猎用品店、西洋古玩店和乐器专营店等等,鳞次栉比,几乎全部由俄侨创办,四处弥漫着斯拉夫民族情调。

光明照相馆是霞飞路上的最大照相馆,店主是白俄乔瑟夫(JOSEPH)。1949年前乔瑟夫病死,妻子前往美国定居,照相馆转让给归国华侨黄瑞民,店名改为“瑞民”。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馆外景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特尔琴科兄弟咖啡馆内景

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馆十分有名。咖啡馆的墙上挂着原版油画,唱机里播放着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的作品;咖啡馆有很大的花园,安放着100多桌咖啡座,能够容纳400至500人同时消费;咖啡馆还经常举行话剧演出、音乐会。1933年10月咖啡馆易主,改名阿尔卡扎尔咖啡餐厅。

文艺复兴咖啡馆也是十分有名。著名作家、记者曹聚仁曾写信回忆在文艺复兴咖啡馆的经历:“这是一家白俄开的咖啡馆,他们所谓‘文艺复兴’,乃是向往帝俄王朝的重来,有如今日‘忠贞卫士’的梦想。”“‘文艺复兴’中的人才真够多,随便哪一个晚上,你只须随便挑选几个,就可将俄罗斯帝国的陆军改组过了。这里有的是公爵亲王,大将上校。同时,你要在这里组织一个莫斯科歌舞团,也是一件极便当的事情……”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上图:文艺复兴咖啡馆

下图:曹聚仁

呶,信谊大药房。这是俄侨在上海开设的最大西药店之一,名列上海七大西药房榜单。1916年,俄侨、药物学博士约费以荷商名义注册创办,先后在霞飞路443号、746号和812号营业。1924年,在马斯南路(今思南路)20号开设工厂,后来发展成为远东最大的综合性药厂。

正章机器洗染商店。1923年由白俄契诃夫在霞飞路600号创办。20世纪30年代,盘给华商吴锦章。吴氏在1936年从日本引进一套干洗设备,在国内首创干洗整烫业务。吴锦章开设了多家分店,人称“干洗大王”。

霞飞路850号,百灵洋行,又名巴拉诺夫斯基百货公司,老板是白俄巴拉诺夫斯基。这是法租界最大的外侨百货商店,店里各种纺织品、服饰和床上用品琳琅满目,顾客穿梭进出。

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霞飞路95%的外侨商店是俄侨创办的。1928年6月4日的《南中国的新生活》刊物记载,1926~1928年俄侨在霞飞路新设15~20家百货店、10家食品店、30家服装店、5家大型糖果店、5家西药店、5家钟表首饰店、3家照相馆、2家餐具店、5家理发店、5家出租汽车行、3~4家皮鞋店、5~6所报亭、4家糕点铺、多家玩具店,还有花店、金鱼店、一批小吃店和咖啡馆,商店总数超100多家。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上海哈尔滨食品厂最初在淮海中路的门店

俄侨在霞飞路上开店红红火火,吸引了华商跟进。1936年,山东人杨冠林在霞飞路开设了一家面包铺,取名“福利面包厂”。第二年,杨冠林把面包铺改名为“哈尔滨食品厂”,他曾在哈尔滨和俄罗斯学习学习制作俄式面包和蛋糕,对哈尔滨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哈尔滨食品厂制作的罗宋面包和生日蛋糕,受到了顾客的热烈追捧。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白俄开设的音乐店

除了霞飞路以外,俄侨在上海其他地方也开办了不少商店。

上海最早的俄侨食品店瑞丰公司,总店设于百老汇路33~41号,分店设在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190号,老板是温尼科夫和季米特里阿季斯。

1927年,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234~236号有俄式面包房开张,所制面包、糖果、点心为正宗俄罗斯风味,顾客称它是上海最好的俄式面包房。

乔治照相馆,是法租界规模最大、声誉最好的照相馆之一。1940年由乔治?奥贾吉安开设于环龙路(今南昌路),1947年迁往迈尔西爱路(今茂名南路)307号(后为131号)。1948年,盘给华人顾永明,该店是人民摄影公司的前身。

再早,1904年南京路上就出现一批俄侨商号。1907年(清朝光绪三十三年)谢列布尼科夫寄售商店、舍依宁食品店对外营业;1908年(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卢戈沃伊海曼创办2家商号;1914年开始,更多的俄侨商号开张,主要采购金属、机器、化工产品和油漆等。

白俄商店劲吹俄国风,影响了上海城的气温变化。举例,俄国饮食就融入了上海菜谱,罗宋汤成为最流行的一款俄餐,俄式的色拉和炸猪排,也在上海人的餐桌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鲁迅曾经在霞飞坊(Joffre Terrace,现在淮海中路927弄淮海坊)居住过,儿子周海婴回忆那段生活时说:“早晨弄堂里弥漫着一股酸溜溜牛臊味,是从我家右侧隔六家的70号,白俄住宅里流出来的。这家的外国主妇每天总要烧一大锅汤,这倒是真正的‘罗宋汤’”。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淮海坊外貌

俄侨在上海开店是为了谋生,1936年申报刊登了《优美的霞飞路之夜》一文,描写了白俄新移民的心中悲苦:

“……许多白俄都曾有一个美好的过去,所以十分依恋旧日往事,在寂寞的午夜,他们往往怀着一腔幽怨,约上几个同伴,走进日益热闹的俄国菜馆或者酒吧间,去喝劣等的麦酒,直到酩酊大醉,才带迭带跑的走出去,也有些许白俄,喜欢独自坐在阴暗的角落里,一声不吭的喝着咖啡,追想沙俄时代的光荣历史和眼前的沦落,他们高兴时也会和侍女调笑,难过时便会痛哭一场,内心的追怀,悲哀和痛恨,使他们常常演出一幕又一幕的浪漫悲剧……”

白俄开店的潮水终于消退,1937年上海沦陷,部分俄侨向美洲转移;40年代后期,大部分俄侨商店或歇业或盘给华人,俄侨商店形成一道风景线渐渐消失在上海人的视野中。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1949年白俄离开上海

作者柯兆银简介: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柯兆银,副编审,现任某杂志副总编辑(丛名正 摄)

《上海故事周末茶座》公众号,在今日头条平台同名同步发布,并被平台认证为优质文化领域创造者。

工作简介:

曾在《沪港经济》《浦江同舟》《浦东开发》《国际市场》等杂志和《联合时报》《上海商报》等媒体和远东出版社工作,担任责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和副总编辑。

先后采访海内外众多人物。

担任主编的图书(部分):

1.《上海滩野史》(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2.《老上海丛书》主编

丛书分册有《老上海名人故居》《老上海财富故事》《老上海侨民生活》《老上海摩登女性》《老上海迷人风情》(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主要作品:

1.长篇小说《高考的故事》(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6月第1版)

2.《嬴在起跑线上》丛书3种:

《学生成才的42条建议》(少儿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0位杰出中学生成才纪实》(少儿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学生成才地图》》(少儿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大德必得其寿:书画家李成勋丰年传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白俄逃到上海,造就霞飞路“东方圣彼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10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