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姓女孩取名100分,冯姓女孩取名100分鸡年

引言

民国史学大师陈寅恪费劲地考证杨贵妃嫁给唐明皇时是不是处女,不禁腹诽:

陈寅恪是不是太猥琐了,没事去考证人家杨贵妃是不是处女,这和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啥关系?

胡人有个习俗,父亲不在了,儿子可以娶父亲的女人为妻,兄长不在了,弟弟可以娶哥哥的女人为妻。他们不受儒家伦理观念约束,也根本不在乎女子是否贞洁。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死后,儿子李治将武则天纳为妃子。

冯姓女孩取名100分,冯姓女孩取名100分鸡年

而杨贵妃在成为唐玄宗的妃子前,已嫁给儿子寿王李瑁的为妃。因唐玄宗听说自己儿媳是天下尤物,就召幸了她,封她为贵妃,根本不在乎她是否同儿子上过床。

这明显都是胡人的习俗。

由此推出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身上流淌着胡人的血液,至少有一半是胡人的血统。

由此上溯北魏胡汉通婚,完成了民族大融合。儒雅谦让的汉人与野性雄浑的胡人结合,华夏民族的基因得到升华,才孕育出世界级灯塔之国大唐

而这一切都与北魏时一个冯姓女子息息相关。

人生沉浮

五代十六国时,慕容家族先后在我国北方建立了四个政权。汉人冯跋后燕禁卫军将领,见后燕君主慕容熙昏庸无道,举兵杀死慕容熙,自立为王,建立北燕政权。

冯跋死后,其弟冯弘继任北燕君主。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举兵攻打北燕,冯弘战死,北燕亡国。

冯弘的几个儿子各奔西东,冯朗归顺北魏。六七年后,冯朗与王氏(今朝鲜平壤人)生下一女孩。因为史书没有留下这个女孩的名字,为了方便记述,我们暂且就把这个女孩叫作冯小妹。

在冯小妹长到五六岁时,她的父亲冯朗因一个案件受到牵连被诛杀。

按照北魏的惯例,冯燕作为罪臣之女送进北魏宫中当婢女,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唉,可怜的娃。这么小年纪,国家亡了,父亲死了,何处可安身?

幸好冯小妹有个姑姑在宫中当昭仪,冯燕得其悉心照顾,生活还不算凄惶。

晃眼间,冯小妹十二岁了,出落得容颜俊美,如出水芙蓉,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风范。

当时北魏的皇帝叫拓跋濬,年仅十四岁,翩翩少年,春心荡漾。见到落落大方气质高雅的冯小妹,为之倾倒。

就把我们的冯家小妹选为贵人,在她十五岁时,册封为皇后

冯姓女孩取名100分,冯姓女孩取名100分鸡年

皇后用女性特有的柔情,无微不至,关心体贴自己的丈夫。

拓跋濬每次征战回到家,都被冯皇后的柔情溶化了,征战的疲倦与烦恼顿时烟消云散。

小两口恩恩爱爱了十年。

然而世事无常,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会先来。

拓跋濬在25岁时突然死了。

冯皇后见与自己无比恩爱的丈夫突然离世,她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彻底崩溃了。

宫人在焚烧自己丈夫生前衣服用具。

万念俱灰,伤心欲绝的冯皇后纵身跃入熊熊烈火中。……

凤凰涅槃

西方传说中有一只不死鸟,每隔五百年就会集香木以自焚,从死灰中更生后获得长生,比原来更鲜艳美丽。

现代诗人郭沫若根据西方不死鸟的传说,写下《凤凰涅槃》的美丽诗篇,歌颂凤凰浴火重生,翱翔于天际,永生不死。

冯皇后就像西方传说中那只不死鸟,被人从烈火中救了出来。烈火灼伤了她细嫩的肌肤,却让她的灵魂得到升华。

在养伤其间,她痛定思痛,把对丈夫的思念的痛楚转化为力量,下决心接过丈夫的担子,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扛起北魏的江山。

此刻,她的眼神变得坚强凌厉。

手握兵权的车骑将军乙浑见冯皇后年轻,继位的拓跋弘才十三岁,认为他们母子俩根本无力掌控北魏朝政,就拢一些大臣密谋造反,自己当皇帝。

冯皇后得知情况后,表面不动声色。暗地派禁卫军迅速将乙浑抓捕,一刀咔嚓了,还诛杀他三族。

她霸气宣布临朝称制,代理儿子管理国家。

众大臣惊赅莫名,如此雷霆手段,这还是之前那柔情款款,仪态万方的皇后么?

这一霹雳手段,让北魏朝臣从新认识了他们的皇后,再也没有敢动歪心思了。

第二年拓跋弘生下一个儿子,望着白胖胖的孙子,激起冯皇后的母性温情。

她对儿子拓跋弘说,朝政你来管吧,我要安心带孙子了。

拓跋弘当然高兴了,自己终于可以亲政了。

冯皇后在宫中抚育孙子,但总感觉生活还缺点什么。也难怪,二十四五岁芳华,就一个人独守空闺,长夜漫漫,孤寂滋味,怎生受得。

一个英俊伟岸,多才多艺的男人扣开了她孤寂的心扉,他叫李奕。

李奕经常进宫,与冯皇后缠绵。

应该叫冯太后了,因为她抚育的孙子拓跋宏已被立为太子。

儿子拓跋弘发现老妈和一个男人在宫中鬼混,感觉很没面子。他就找个机会将李奕杀了。

李奕可是冯太后喜欢的甜点,想不到儿子说杀就杀了,心中很不高兴。

冯太后又得知儿子经常和一些佛道人士参禅,荒废国事,心中更不爽了。

于是她就逼儿子退位,立五岁的孙子拓跋宏为皇帝。

冯姓女孩取名100分,冯姓女孩取名100分鸡年

她儿子虽然做了太上皇,却又忍不住经常插手国家大政。

冯太后忍无可忍,将儿子幽禁了,自己再度临朝称制,亲自打理国家政务。不久她儿子就暴亡了,原因不详。

诺大一个国家,政务繁杂,都压在冯太后一人身上。而冯太后孙子又小,自己又没有得力的心腹干将做帮手,政令难以通达,执行力度也会大打折扣。

怎么办呢?

男宠天团

冯太后深知,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光靠她一个人是不行的,得需有一大帮有能力和才华的人。而这些必须服从她的意志,死心塌地忠诚于她。

于是,她开始寻找人才,用自己的女性魅力征服他们。

一天,有人献上一只东北虎。冯太后就带上孙子去观看。

东北虎不知怎的,冲破笼子跑了出来。一行人吓得不知所措,一时惊呆了。

随行人员出,突然闪出一个伟岸的男人,抄起一根棍子,与老搏斗。

这个老虎被这个勇悍的男人逼得退回笼子里了。

冯太后见这个男人如此勇悍,身手敏捷,心中狂喜,这可是带兵的料呀。

冯太后得知这个男人叫王叡,身世清白,就把他纳入自己帐下,让他出任军队的高级将领,还赏赐给他很多财物。

王叡上了冯太后的床,又得到这么多赏赐,自是唯冯太后马首是瞻,叫他打东,他绝对不敢往西。

有一个叫陈冲的汉人,风流倜傥,一表人材,又熟读经史,胸有韬略。

这样优秀的人物,冯太后自然不会放过。也把让收进帐中,让他出任高官,成为自己智囊,管理行政事事务。

当时在南方有一个政权叫南齐,北魏和南齐经常掐架,你想吃掉我,我也想吃掉你。

南齐派了一个叫刘瓒的使者到北魏谈判。

刘瓒长得玉树临风,又口才便捷,很快吸引冯太后的目光。

冯太后将刘瓒拉到自己帐内慢慢谈了。

南齐皇帝高兴了,自己派的使者成了北魏太后的情夫,以后与北魏有什么难以解决的事都派刘瓒去处理。

而刘瓒被冯太后的魅力彻底征服了,南齐有什么举动也一五一十向冯太后汇报。

冯太后与刘瓒在帷幄内打得热火朝天,而北魏和南齐两国却消停了,十几年都没有发生战争。历史就是这么奇妙有趣。

冯姓女孩取名100分,冯姓女孩取名100分鸡年

冯太后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一个又一个有英俊奇伟见识不凡的男人,组成一个庞大的男宠天团,占据要职,帮她管理国家。

北魏朝政完全掌握在她手中,她的想法和改革措施才得以顺利落实。

大刀阔斧

冯太后彻底掌控朝政后,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改革。

北魏的体制当时实际上还是比较落后的奴隶制,行政体系不完善,朝廷官员是没有俸禄的,靠的是战争中掠夺的钱财或皇帝的赏赐养家糊口。

而基层政权掌握在众多的宗主手中,国家权力根本无法延伸到最底层的百姓。而宗主权力日渐强大,就会形成割据势力,皇权就会受威胁。

皇太后推行班禄制,就是给官员们发工资,按官职大小制定工资制度

好处就是官员们吃上皇粮,自然就要服从皇帝,听从指挥。坏处是国家要承担庞大的工资开支。这个开从哪里来?

当然要靠税收。而宗主们掌控了基层,国家要向农民收税,必须得通过他们。户口报多报少由他们说了算,国家的税收自然大打折扣。

这时,冯太后的男宠天团发挥作用了。

李冲向冯太后建议废除宗主都护制,在基层实行三长制

就是五户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

三长制就像现在的村小组,村委,乡镇三级,负责管理基层百姓,征收税赋。

三长制让皇权延伸到基层,国家可以收上足额的税赋,让北魏政体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国力大幅提升。

流芳百世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他们本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不事农耕,以抢掠汉人为生。他们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后,有的鲜卑贵族对汉人有一种天然敌视,主张杀光汉人。

但有见识的鲜卑族则认为应依靠汉人,拉笼汉人,让汉人为他们服务。

而冯太后本人是鲜卑化的汉人,在她思想潜意识中,认为胡汉就是一家人,不应分彼此,而且还应该学习汉人先进的东西。

在她统治北魏时,她大量重用汉人,让汉人登上北魏的政治舞台,要让鲜卑人彻底汉化。

冯姓女孩取名100分,冯姓女孩取名100分鸡年

所以她处理朝政时都带上小皇帝拓跋宏,向他灌输自己的理念。为以后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实行彻底汉化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她成为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开锁人和铺路者。

她的历史功绩,流芳百世,死后谥号为文明太皇太后

尾声

五胡乱华,差点让华夏文明出现断层。

天佑中华,降生了冯太后这样一个人物。

在她的严格教育下,孝文帝精通儒家经义,史传百家,见识超群。

孝文帝迁都洛阳,颁布法令,推行汉制,进行彻底的汉化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华夏文明得到继承发扬。北方胡人的雄浑狂野与中原汉人的儒雅谦恭凝结在一起,催生出一个大唐盛世。

冯姓女孩取名100分,冯姓女孩取名100分鸡年

参考资料:

1.《魏书》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

#历史开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32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