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赋予事物一个承载意义、期望与身份的符号,并借此为其未来的发展铺设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深远的祝福、一个无声的预言、一个身份认同的起点,其象征未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期望与愿景: 个人: 父母给孩子取名,往往寄托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如“志远”、“嘉慧”、“安然”)、对品德的期许(如“仁杰”、“守信”、“思齐”)、对人生状态的祝愿(如“乐康”、“欣悦”、“安宁”)或对家族传承的延续(如特定的字辈、纪念先祖)。 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称,需要体现其核心价值(如“诚信”、“创新”)、市场定位(如“高端”、“亲民”)、行业特性(如“迅捷”、“稳健”)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如“环球”、“未来”、“领航”)。 项目/活动: 名称需要清晰传达项目/活动的目标(如“曙光计划”、“春风行动”)、核心理念(如“和谐共生”、“智慧未来”)以及想要实现的积极影响。 2. 塑造第一印象与身份认同: 名字是“第一张名片”: 一个恰当、响亮、富有内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积极的初步印象,激发好奇心和好感度。这为未来的互动和关系建立打下了基础。 定义身份核心: 名字是个人、组织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标识。它帮助确立“我是谁”、“我们代表什么”。一个强大的名字能强化内部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帮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质。 3. 蕴含潜力与可能性: “名正则言顺”: 一个寓意积极、方向明确的名字,仿佛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它像一个无形的灯塔,引导着个体或组织朝着名字所蕴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发内在动力: 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对拥有者(人或组织)产生积极的暗示和心理激励,鼓励其努力去“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品质和未来。 4. 象征连接与传承: 连接过去与未来: 名字常常承载着历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当下(时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它像一个纽带,连接着起源和归宿。 建立情感纽带: 一个被用心赋予、饱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拥有者与命名者(如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份情感是未来关系的重要基石。 传承价值: 名字中蕴含的价值观(如勇敢、智慧、仁爱)或精神(如探索、坚韧、合作)是希望在未来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 5. 在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与价值: 品牌资产的核心: 在商业领域,一个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无形资产之一。它帮助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承载品牌承诺,并最终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一个有远见的名字能为品牌未来的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总结来说,“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什么,象征着未来”的核心在于: 意味着: 深思熟虑地注入期望、定义身份、赋予意义、建立连接、并期望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着: 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一个有待实现的蓝图、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以及一份承载着祝福与责任的传承。 它是对未来潜力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和积极召唤。 因此,起名绝非随意之举,而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充满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仪式。一个好的名字,如同一颗精心挑选的种子,蕴含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它既是当下的承诺,也是通往未来的第一声回响。

这些诈骗套路专盯老年患者:30个幸运名额?3年可免费用药?激活人类长寿密码?假的!

这些诈骗套路专盯老年患者:30个幸运名额?3年可免费用药?激活人类长寿密码?假的!

诈骗分子邮寄给受害老年人的产品

  “父亲癌症晚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6月7日,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温瑶接到了一名遭遇养老诈骗受害者家属的电话,询问案件进展情况。像这样的电话,她几乎每天都能接到。

  “冒充权威专家,假称免费用药、免费治疗,在针对老年人保健品诈骗案件中屡见不鲜。”温瑶说,自2020年以来,新吴区检察院共办理养老诈骗案件10件104人,涉及2000余名老年人,涉案金额高达3300余万元。养老领域诈骗案件频发,后果触目惊心。不少老年人不光被骗光了养老钱、救命钱,欠下巨额债务,还因盲目相信“专家”“神药”,中断、耽搁了正常的疾病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丧失了性命。其中,矫某霄等人诈骗案尤为典型。

  “全省仅30个幸运名额,三年可免费用药”

  “我是慢性病普查中心的,今天给您打电话是通知您一个消息,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个慢性病医疗救助活动,每个省随机抽取30个名额进行免费用药。帮您申请成功后,您以后每个月可免费领取上面提供的药物进行治疗。”2018年10月的一天,无锡金阿婆接到这样一个电话。一听说只有30个名额,而且还可以免费领取药物,有多年心血管疾病的金阿婆高兴坏了。

  对方自称姓王,是北京慢性病普查中心主任,说金阿婆的情况符合免费用药的条件,按照流程需要办理一个免费用药的档案,而且这个档案极其重要,将是金阿婆未来三年免费用药的一个重要凭证,还表示“中心档案部门要收档案保管费,三年一共是120元”。

  面对从天而降的幸运机会,金阿婆立即将个人信息告知了对方。三天后,金阿婆收到了从北京寄来的一个到付快递,里面有一盒足浴粉以及一本名为《激活人类长寿密码》的书。

  按照要求,金阿婆不敢马虎,每天晚上一边用足浴粉泡脚,一边看着书。王主任则每晚准时给金阿婆打电话,嘘寒问暖,询问病情。一周后,一名自称是王主任助理小李的人打来问候电话,还给金阿婆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小李说,《激活人类长寿密码》这本书的作者胡教授刚刚来到中心,听了金阿婆的情况后,决定为金阿婆看病,且“胡教授每天只接待5个患者,机会非常难得”。

  电话那端,胡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四十年的行医之路,称自己是国务院特殊贡献医学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了解了金阿婆的情况后,胡教授推荐了一款名叫“小球藻片”的药物。据其介绍,“小球藻片”是一款神奇的药物,能“激活人类的长寿密码”,专门用来治疗癌症,只要服上这款药,金阿婆的病统统会好,“小球藻片”的价格是1.3万元,国家一次性补贴1万元,目前全国统一定价为3000元。

  “之前明明说好只要交了120元的档案保管费就能三年免费用药,怎么只用了一次就开始收费了呢?”面对金阿婆的疑问,胡教授说,“三年免费用药”指的是每个月发十几元钱的免费药,但免费药只能暂时控制疾病,不能彻底治好。如果服用“小球藻片”,就能根治疾病。

  “老教授推荐药物,还能申请国家补助”

  胡教授的一番解释,彻底打消了金阿婆心中的疑虑。然而因自己常年患病,家里早已入不敷出,要想拿出3000元,着实力不从心。听金阿婆这么一说,胡教授又称,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农村地区超过60周岁的老人还可以享受补贴1000元,并且表示自己愿意个人资助金阿婆1000元。

  就这样,3000元的药变成了1000元。尽管如此,金阿婆还是以价格贵为由拒绝了胡教授。令她没想到的是,胡教授再次作出让步,声称愿意再帮她垫付500元。对方如此慷慨真诚,金阿婆不忍辜负好意,决定买下这款药。三天后,她收到了胡教授从北京寄来的“小球藻片”,用到付的方式给了快递员500元。然而,服用一段时间,疗效甚微。

  就在金阿婆失望之余,她再次接到了王主任的电话。王主任说,现在国家有一个补助项目,只要缴纳1800元的“解冻费”,每个月就能得到5000元的补助,免费申领冬虫夏草、野山参、火灵芝等“国保药库名贵药品”,算下来每年能得到补助6万元,可以连续补助三年,共计18万元药费,专门用于看病,如果花不完还能折现。“说好的免费用药,怎么接二连三要交钱?”金阿婆疑心自己遇到了骗子,于是报了警。

  “还有这样的好事?”几乎同一时间,无锡包阿姨也接到了来自“北京慢性病普查中心”王主任的电话。与金阿婆如出一辙的遭遇,不同的是,当王主任提及那笔三年18万元的补助金时,包阿姨选择了相信。常年饱受疾病折磨,“治根治本”的承诺让包阿姨看到了希望,何况还有来自北京权威专家“一对一”的贴心服务。没想到,在支付了1800元的“解冻费”后,还有更大的陷阱在等着她——

  接下来,解冻费、取款手续费、个人所得税、合同金、过户费、银行手续费、打假办公室费用、公证费等名目繁多,“王主任”“李助理”“胡教授”“公证员”等各路人马粉墨登场,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包阿姨支付了21万余元。接到公安机关电话时,包阿姨还在严遵“医嘱”认真服药,家里堆满了“小球藻片”“胰岛复活素”“罗麻丹”等所谓名贵药品。事实上,这些都是假药,不具备任何功效。

  “什么,王主任被拘留了?”辽宁丁大爷的遭遇更加离奇。在支付了16万余元的费用后,丁大爷接到一个自称是公证处小王的电话,说由于给丁大爷的申报材料有误,王主任因涉嫌骗保被拘留,希望丁大爷“退还补贴或者帮交罚款6万元”。彼时,丁大爷因病正在医院抢救。想到天天嘘寒问暖“像亲人一样”帮助自己的王主任竟然因己受过,丁大爷愧疚不已,借款6万元帮王主任“洗脱罪责”。

  孰料,“丁大爷申报材料有误”引发连锁效应,导致“王主任被逼自杀”“胡教授接受审查”“慢性病中心领导被调查”……坏消息接踵而来,每一次都有人打电话要求丁大爷支付费用。半年时间,丁大爷被骗了26万余元,其中大部分款项为其向亲友所借,以及自己和爱人的养老金。

  “权威机构”原是杜撰,专骗老年慢性病患者

  这些上当的老年人怎么也想不到,电话里热情周到的“权威机构”主任、专家竟是一群二十出头的诈骗分子。他们虚构名目,伪装声音,将罪恶的黑手伸向老年慢性病人这个庞大的群体。

  2019年2月,无锡新吴警方远赴辽宁大连,将犯罪嫌疑人矫某霄、孙某鹏等人抓获归案。

  经查,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矫某霄、孙某鹏等人共同出资成立大连某电子商务公司,下设客服部、销售部等,通过非法购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姓名、电话、住址等信息,冒充北京慢性病普查中心专家拨打上述老年人电话,以开展慢性病医疗救助公益活动等名义,对老年人进行虚假诊疗,诱骗老年人缴纳建档费、解冻费、公证费等虚构的费用,共诈骗全国25个省份的1000余名老年人290余万元。

  “诈骗分子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不同话术剧本,比如老年人一辈子省吃俭用,不少人还身患疾病,于是他们就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需要关爱、迷信权威的心理,化身名医专家,在一声声嘘寒问暖中,趁机掏空老年人的‘钱袋子’。”温瑶说。

  矫某霄等人成立公司,制定严明章程,雇用业务员,采用“底薪+提成”的方式进行诈骗。在他们的话术单里,客服部根据非法购买的老年慢性病人名单冒充“王主任”打电话,一旦老年人接受了120元建档费,其个人信息就会被传递给销售部,由资深员工接手实施诈骗。据矫某霄等人供述,那本没有任何出版号的随赠书《激活人类长寿密码》是关键所在。受害老年人通过阅读书籍,对书中的专家“胡教授”有了了解。接下来“胡教授”登场,亲自打电话问诊,权威的声音、令人咋舌的背景,令大多数受害老年人“受宠若惊”,极少有人质疑。

  经新吴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矫某霄、孙某鹏等9人诈骗案一审宣判,其中主犯矫某霄、孙某鹏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11万元,其余七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至一年三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

嘘寒问暖培养感情 小恩小惠引人投资

  4个月诈骗142名中老年人,造成被害人实际损失497.5万余元。5月19日,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法院开庭审理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王某集资诈骗案。6月7日,法院全部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指控意见和量刑建议,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2015年9月,王某和他人成立公司,对外宣传虚假的投资项目,通过虚构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盈利状况,以高息回报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4个月时间,该团伙共诈骗142人,被害人中年纪最大的89岁。经鉴定,该团伙共非法集资511万元,造成受害者实际损失497.5万余元。

  该团伙主要通过散发传单、免费发放米面油等小礼品、举办“推介会”、组织实地“考察”等方式吸引当事人投资。此外,该团伙还善于打“感情牌”,平日对老人嘘寒问暖以培养感情,再以业绩不达标会被开除等理由“卖惨”,诱骗老人追加投资。以被骗金额最大的当事人为例,该团伙通过上述方式,先后5次诱骗老人进行投资,诈骗金额达40万元。

  王某于2021年11月被公安机关抓获。在审查起诉阶段,王某认罪认罚,并在辩护人的见证下,自愿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检察机关经审查后认为,王某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集资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除王某外,该团伙已有4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至二十年不等的刑罚。

冒牌医生“义诊” 专骗老人牟取暴利

  他们组团冒充医生,在老年人较多的地方摆摊“义诊”,给前来检查的老年人免费解决身体上的“小问题”,借机吓唬他们身体还有大问题。

  2021年10月28日,牟老太去农贸市场买菜,发现市场旁边摆了一个“义诊”摊位,一群人正等着“医生们”做体检。见是“义诊”,牟老太也想检查一下。一名穿着白大褂的男“医生”给牟老太测了血压,又检查了其腰椎和动脉血管,告知牟老太不仅有高血压,腰椎和牙齿也有问题,脑血管也有点堵塞。

  听完“医生”的诊断,牟老太当场被吓到。“医生”一边安慰牟老太,一边在其腰部针灸,扎完针又帮其按摩穴位、掏牙齿。随后,“医生”说:“老人家,我们是义诊不要你的钱,但你脑血管堵塞需要补牙齿才能治好,补牙齿是要收成本费的,我们有两种补牙齿的药,管20年的4500元,管30年的7500元,看你需要哪一种?你这个脑血管堵塞如果现在不治疗的话,就怕以后会引起老年痴呆。”听完医生的话,牟老太当场决定拿钱补牙治疗。

  牟老太回到家中,家人得知她在农贸市场看了病,意识到她被人骗了,当即去农贸市场找这伙人。然而,几名“义诊医生”早已人去摊空,她们便拨打了报警电话。之后,四川省邛崃市公安局在大邑县某广场附近,将正在假扮医生义诊进行诈骗的王某等5人抓获。王某等人到案后,如实供述了他们组团进行诈骗的事实。

  2022年3月4日,邛崃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王某、宋某、陈某等5人提起公诉。5月12日,法院分别判处王某等5人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罚金。

来源:检察日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