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赋予事物一个承载意义、期望与身份的符号,并借此为其未来的发展铺设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深远的祝福、一个无声的预言、一个身份认同的起点,其象征未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期望与愿景: 个人: 父母给孩子取名,往往寄托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如“志远”、“嘉慧”、“安然”)、对品德的期许(如“仁杰”、“守信”、“思齐”)、对人生状态的祝愿(如“乐康”、“欣悦”、“安宁”)或对家族传承的延续(如特定的字辈、纪念先祖)。 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称,需要体现其核心价值(如“诚信”、“创新”)、市场定位(如“高端”、“亲民”)、行业特性(如“迅捷”、“稳健”)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如“环球”、“未来”、“领航”)。 项目/活动: 名称需要清晰传达项目/活动的目标(如“曙光计划”、“春风行动”)、核心理念(如“和谐共生”、“智慧未来”)以及想要实现的积极影响。 2. 塑造第一印象与身份认同: 名字是“第一张名片”: 一个恰当、响亮、富有内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积极的初步印象,激发好奇心和好感度。这为未来的互动和关系建立打下了基础。 定义身份核心: 名字是个人、组织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标识。它帮助确立“我是谁”、“我们代表什么”。一个强大的名字能强化内部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帮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质。 3. 蕴含潜力与可能性: “名正则言顺”: 一个寓意积极、方向明确的名字,仿佛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它像一个无形的灯塔,引导着个体或组织朝着名字所蕴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发内在动力: 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对拥有者(人或组织)产生积极的暗示和心理激励,鼓励其努力去“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品质和未来。 4. 象征连接与传承: 连接过去与未来: 名字常常承载着历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当下(时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它像一个纽带,连接着起源和归宿。 建立情感纽带: 一个被用心赋予、饱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拥有者与命名者(如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份情感是未来关系的重要基石。 传承价值: 名字中蕴含的价值观(如勇敢、智慧、仁爱)或精神(如探索、坚韧、合作)是希望在未来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 5. 在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与价值: 品牌资产的核心: 在商业领域,一个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无形资产之一。它帮助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承载品牌承诺,并最终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一个有远见的名字能为品牌未来的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总结来说,“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什么,象征着未来”的核心在于: 意味着: 深思熟虑地注入期望、定义身份、赋予意义、建立连接、并期望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着: 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一个有待实现的蓝图、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以及一份承载着祝福与责任的传承。 它是对未来潜力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和积极召唤。 因此,起名绝非随意之举,而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充满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仪式。一个好的名字,如同一颗精心挑选的种子,蕴含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它既是当下的承诺,也是通往未来的第一声回响。

大江东|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洋山特保区未来可期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大江东|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洋山特保区未来可期

【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上海这五年”系列故事之七】

2018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宣布,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为全国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2020 年 11 月,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发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烈日炎炎,海风劲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各贸易企业的厢式货车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往来进出,发动机轰鸣。园区内,建设工地施工繁忙,钻机声阵阵,置身其中总会不自觉提高讲话音量。

“6月1日复工后,返岗人员增多,出货速度加快了,要赶紧把积压的订单发出去。”上海华迅众联物流有限公司洋山分部经理王治亮看着库存的数字“动”起来,心情不错。

叉车师傅赵二军正根据订单,一车车往集装箱里输送一批出口日本的宠物用品。集装箱与货车头相连,装满后直接发车。货车沿着同顺大道直奔东海大桥,车行30分钟,洋山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跃然眼前。下匝道、过闸口,货车司机根据指定路线将集装箱送到定点位置。刚就位,一台自动化行车缓缓而来,集装箱像火柴盒一般,被依次堆垛、装载。岸线边,出海货运轮船早已整装待发……

大江东|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洋山特保区未来可期

洋山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60多公里外,是与浦东开发开放同龄的全国首家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30年后,踏着浦东再出发的步伐,2020年5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正式挂牌运作。一“首”一“特”,两个保税区以上海浦东机场为原点,形成南北两翼之势,面向太平洋。

开放基因融入血液。洋山特保区地处长江入海口,像一块鱼嘴般伸向太平洋,与全球集装箱第一大港相连,背靠全球航空货运第三大机场,拥有“临江临海大上海,空港海港自由港”的独特地理优势。

洋山特保区成立时间不长,但家底深厚。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精神耳濡目染。2019年,临港新片区肩负起新一轮改革开放重担。时隔一年,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自由贸易园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关于特保区的勾画清晰鲜明。

洋山港码头上货物往来频繁。临港新城要发展,首先得“跑流量”。特保区内,高标准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是引流“神器”,也是特保区“特”字的精髓所在。“一线径予放行、二线单侧申报、区内高度自由”,特保区工作人员和企业负责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相比于其他的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洋山特保区除法律法规要求必须申报的以外,“一线”对于不涉证、不涉检的货物,采用径予放行,企业可以直接提货、发货;“二线”由以往区内外企业双侧申报制度,改为区外企业单侧申报制度。货物进入区内,海关取消账册管理,不要求区内企业单独设立海关账册,因此免于手册核销、单耗管理等海关常规监管,企业可依法开展中转、集拼、加工、交易、展示、研发、再制造、检测维修、分销和配送等业务。

以三分之一的价格,购买一台具有质保和售后服务的二手电子产品,这一消费模式在国外颇流行。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成长于加拿大的璞擎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业务量不断攀升,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

“考虑到商务和人工成本,2021年前后,我们就打算把一部分产线迁移到中国。”公司营运总监吴维仪说,“对比多个城市和保税区,最终选择落户临港、入驻洋山特保区,这里的产业政策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

大江东|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洋山特保区未来可期

璞擎电子工程师正在检修一台回收的电脑主机。

6月14日,记者走进璞擎电子厂房。流水线上,工程师正分工清理、维修、更换主机不同零部件。流水线末端,包装工人将封塑好的主机一台台摞好,等积累到一定的量,厂房一侧大门打开,预定的货车如约而来,满载维修加工好的机器,出区、跨桥、登岛、出海。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璞擎电子累计进口28430台再回收电脑,完成保税维修复运出境近1万台,今年还会扩大量产,预计实现全年50万台产能目标。

曾经,从国外进口二手电子产品被明令禁止。2021年,商务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发布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增列目录的公告》,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拥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符合环保要求的保税维修、绿色再制造新业态被重点培育。当年4月,璞擎电子便签约落户,得以在区内开展“两头在外”的电脑保税维修业务。

中国不少中小企业产品价廉物美,在国际消费品市场很有竞争力,在跨境电商平台刚上架,订单便从世界各地涌来。不过,高昂的物流和仓储成本让不少中小卖家发愁。2021年,特保区在上海率先实现1210跨境电商保税备货出口,引入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商——招商保宏,为跨境电商中小卖家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一件也能代发,大大降低出海成本。

过去两年,海上运输一“箱”难求,航运公司为了提高集装箱利用率绞尽脑汁。以前,假如日本有1万立方米货物要发去美国,上海有8万立方米货物也要发去美国,如要拼单,两家就要在保税区“碰头”,完成多次申报手续,再共同打包出海,其过程容易影响物流时效和成本。2021年,国际中转集拼服务推出,来自近、远洋航线的货物可直接在码头口岸分拨,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货物来洋山港中转集拼。

今年3月,包含上海南港区块、浦东机场南部区域的特保区二期运作。在特保区位于芦潮港一期的西南方向,一片3.466平方公里的滩涂上,将形成新的建设热土,与浦东机场南部拖机道共同构成特保区第三个发力点。

大江东|大胆创新敢于突破,洋山特保区未来可期

远处为洋山特保区位于芦潮港的待开发区域。

保税船供平台、国际集装箱运价交易平台、船舶交易平台、保税仓单登记交易平台……围绕航运和贸易的各类平台经济,将渐次铺开。

罡风劲吹,生机勃发。年轻的洋山特保区轻装上阵,未来可期。

延伸阅读:

两年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紧扣《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的定位要求,加快发展新型国际贸易,大力建设高能级全球航运枢纽。围绕保税维修检测、保税展示交易、保税船供、保税租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培育发展新动能。

临港新片区从《总体方案》中分解出的78项任务已完成90%,形成典型创新案例62个,高水平国际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制度体系初步建立。新片区内580个项目同时在建。2020年、2021年这两年,临港规上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6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8%。

(图片均由季觉苏摄)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1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