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赋予事物一个承载意义、期望与身份的符号,并借此为其未来的发展铺设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深远的祝福、一个无声的预言、一个身份认同的起点,其象征未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期望与愿景: 个人: 父母给孩子取名,往往寄托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如“志远”、“嘉慧”、“安然”)、对品德的期许(如“仁杰”、“守信”、“思齐”)、对人生状态的祝愿(如“乐康”、“欣悦”、“安宁”)或对家族传承的延续(如特定的字辈、纪念先祖)。 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称,需要体现其核心价值(如“诚信”、“创新”)、市场定位(如“高端”、“亲民”)、行业特性(如“迅捷”、“稳健”)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如“环球”、“未来”、“领航”)。 项目/活动: 名称需要清晰传达项目/活动的目标(如“曙光计划”、“春风行动”)、核心理念(如“和谐共生”、“智慧未来”)以及想要实现的积极影响。 2. 塑造第一印象与身份认同: 名字是“第一张名片”: 一个恰当、响亮、富有内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积极的初步印象,激发好奇心和好感度。这为未来的互动和关系建立打下了基础。 定义身份核心: 名字是个人、组织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标识。它帮助确立“我是谁”、“我们代表什么”。一个强大的名字能强化内部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帮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质。 3. 蕴含潜力与可能性: “名正则言顺”: 一个寓意积极、方向明确的名字,仿佛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它像一个无形的灯塔,引导着个体或组织朝着名字所蕴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发内在动力: 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对拥有者(人或组织)产生积极的暗示和心理激励,鼓励其努力去“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品质和未来。 4. 象征连接与传承: 连接过去与未来: 名字常常承载着历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当下(时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它像一个纽带,连接着起源和归宿。 建立情感纽带: 一个被用心赋予、饱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拥有者与命名者(如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份情感是未来关系的重要基石。 传承价值: 名字中蕴含的价值观(如勇敢、智慧、仁爱)或精神(如探索、坚韧、合作)是希望在未来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 5. 在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与价值: 品牌资产的核心: 在商业领域,一个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无形资产之一。它帮助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承载品牌承诺,并最终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一个有远见的名字能为品牌未来的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总结来说,“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什么,象征着未来”的核心在于: 意味着: 深思熟虑地注入期望、定义身份、赋予意义、建立连接、并期望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着: 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一个有待实现的蓝图、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以及一份承载着祝福与责任的传承。 它是对未来潜力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和积极召唤。 因此,起名绝非随意之举,而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充满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仪式。一个好的名字,如同一颗精心挑选的种子,蕴含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它既是当下的承诺,也是通往未来的第一声回响。

袁庭栋侃成都 _“澎澎澎澎……”彭州之名是这样来的?

澎澎澎澎……”彭州的“彭”字竟是流水声而来?还是它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历史渊源?今天继续带你“开启新世界的大门”,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侃!

袁庭栋侃成都 _“澎澎澎澎……”彭州之名是这样来的?

袁庭栋

袁庭栋,男,1940年生,四川绵竹人。巴蜀文化专家,资深“80”后,60年代的研究生,现代的成都“活地图”。1968年供职于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参与筹建巴蜀书社。已出版各类著述40余种,包括《张献忠传论》《巴蜀文化》《成都街巷志》等。

第九集 “澎澎澎澎……”彭州之名是这样来的?

袁庭栋侃成都 _“澎澎澎澎……”彭州之名是这样来的?

彭州历史悠久,素有“天府金盆”、“蜀汉名区”之美誉。相传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即有彭人在此劳动,生息繁衍。之后立业兴国,成为古巴蜀族立国的原始核心部分。

袁庭栋侃成都 _“澎澎澎澎……”彭州之名是这样来的?

那么彭州中这个“彭”字的由来是什么呢?彭州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的建置是从唐代开始的。彭州称谓,《元和郡县志》释为“彭州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这里的“天”就是很高的意思,而“彭”,据说就是水流下来“澎澎澎~”的声音。

而岷山上的水流下来以后,通过的渠道就被称为“天彭阙”。据《元和郡县志》,唐的彭州有两处天彭阙,一在灌口山西岭,即今宝瓶口的位置,其特点是“两石相立如阙”。一在今彭县“岷山导江,江出山处”,其特点为“两山相对”。因此,彭州的得名与这个“天彭山”和天彭阙也紧密相关。

很多人都知道著名的“李冰治水”的故事,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有史料显示,李冰在综合治理都江堰之前,最早治理的却是彭州的。可以说,在治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之前,李冰已在彭州来了一场“治水实验”。“壅江,分水别流”,这是李冰在治理彭州湔江堰时总结的经验,这为以后治理都江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到彭州,还不得不提它昔日的名称——彭县。明代在地方行政建置上推行府州县三级制,在洪武十年(公元1337年)降彭州为彭县,蒙阳县亦废州为镇。明、清两代,彭县皆隶于成都府辛亥革命彭县曾先后隶西川道、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93年1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彭县撤县设立彭州市,12月28日召开大会隆重庆典。辖16镇、12乡,从此,彭州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历程。

袁庭栋侃成都 _“澎澎澎澎……”彭州之名是这样来的?

著名诗人陆游客居成都六年,在遍访名花名园中,被彭州秀丽的山川,种植的牡丹所吸引,著《忆天彭牡丹之盛有感》:

常忆天彭送牡丹,祥云径尺照金盘。

岂知身老农桑野,一朵妖红梦生看。

相信今后的彭州将如同彭州市花“牡丹花”一样更加繁荣!今天我们就侃到这里,你有对彭州了解更多吗?明天我们接到侃!

部分内容引用袁庭栋《成都街巷志》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12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