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科技发展的伦理底线是负责任科技大国的战略选择

【第398期】何忠国:坚守科技发展的伦理底线是负责任科技大国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伦理治理,组建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完善治理体制机制,推动科技伦理治理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加强统筹规范和指导协调,推动构建覆盖全面、导向明确、规范有序、协调一致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的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指导意见》。科技伦理建设已成为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防范科技领域存在的伦理风险、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原文链接:坚守科技伦理确保科技活动风险可控

我国制造业利润价值低,供给不能有效匹配需求,很大程度上在于流通力的弱小。工业化进程是制造业发展升级的过程,同时也是作为制造业支撑的流通业的升级进化过程。日本的两次流通革命,成功打通了市场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统筹推进流通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并把“日本制造”推向世界。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其成为国际贸易和流通的主要场所,世界各地的原料运往英国,同时英国大量出口商品。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工业化进程进入中后期阶段,要以强大的流通体系来匹配对接强大的制造供给端。

原文链接:发挥流通战略作用 有效应对三重压力

首先,关于“农民”。在不同的语境下,我国“农民”一词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拥有农业户口的人员”“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人员”等多种不同含义。“农民权益”中的“农民”应该从“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人员”这一视角进行理解。

其次,关于“权益”。在法律上,“权益”是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农民权益”则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民权益”指农民财产权益,是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以及依法行使财产权利而获得的利益。具体而言,主要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拥有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农村宅基地资格权”和“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等三项核心权利。广义的“农民权益”除了农民财产权益外,还包括民主政治、参与社会事务、接受社会救济等权益,甚至还应涉及农民进城落户后应该均等化享受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险、救助、福利等相关社会保障等权益。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视域下,实现农民权益价值、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的关键举措。此处的“农民权益”主要从狭义层面理解,即农民财产权益。

原文链接:什么是农民权益价值

自20世纪80年代始,世界史学开始文化转向,宏大叙事备受冷落,历史学进入小叙事时代。微观研究既有学术的正当性,也有历史的正当性。遗憾的是,这一正当性“矫枉过正”,由于抱有“今日新史学的实践业已确认历史学家不可能构建整体史”的执念,众多史家对于宏观研究的排斥竟然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此,我们必须进行反思,并思考如何对宏观和微观研究的关系进行再平衡。

历史研究与社会发展进程密切相关,揆诸古今中西,史学史上都可看出历史与史学这种“桴鼓相应”的现象。大跨度历史的回潮,无疑与全球化进程所引起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有关。它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布罗代尔说过,只有借助长时段,我们才可以揭示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的所有重大的社会结构问题,它是唯一一种能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成一个密不可分整体的语言。全球化从根本上重塑了世界结构,对历史结构的研究也由此呼之欲出,而擅长进行结构研究的长时段宏观研究也就当仁不让地重新披挂上阵。

当前,最急迫的是扭转人们在微观和宏观研究关系上的认识误区。微观与宏观的畸轻畸重绝不是一种理想状态。将宏观和微观对立起来,或许是一种认知偏差。历史研究需要显微镜,同样也需要望远镜。

原文链接:宏观史研究迎来新契机

守拙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忠诚、踏实。所谓“天道忌贰”正是此意。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提倡诚,做事要诚,为人要忠,这是我们优良的传统品德。提倡守拙,就是要提倡忠诚、本分、踏实的品德。

守拙是一种低调行事的处世方式。“守拙”反对一味高调、哗众取宠或者为满足个人欲望而恣意妄为,尤其是在实力不济时,更应养精蓄锐,待厚积而薄发,绝不可高调示人。当然高调不等于不进取,守拙并非过分谦虚,其主张也是一种进取之道,只是不张扬、不浮夸、不冒进,脚踏实地,臻至成功。守拙之人看起来可能言语木讷,但“讷于言,敏于行”,正是做人之道,成事之本。守拙是一种藏而不露的智慧。宝玉在璞不掩其光,宝剑入鞘不减其锋。守拙就是一种不高调张扬、不剑拔弩张、不咄咄逼人的品行,这其实是一种大智慧。

守拙就是要提倡惟精惟一的扎实的工作态度。诸葛亮说,“学贵精诚专一,则万事可成”。做人做事都要做到精诚专一,“宁可拙朴,不玩机巧”,不应当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取巧、算计上,如果总想走捷径,弯道超车,而不脚踏实地,很难取得成功。今天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其实也在体现这种扎实守拙的精神。“唯大拙能破大巧”,它其实就是主张精诚踏实,不求一夜成名,不追求捷径,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跋涉,迈向目标。有人善于仰望天空,却不愿脚踏实地,最后也难成大事。

“守拙”二字对于当下社会喧哗浮躁的风气来说无异于一剂良药。守拙意味着要保持质朴之心、谦卑之心。守拙也不意味着凡事不争,随波逐流,无所作为,而是强调不忘初心,用心专一、脚踏实地、埋头做事、精益求精、奋发有为。

原文链接:守拙是一种美德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