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赋予事物一个承载意义、期望与身份的符号,并借此为其未来的发展铺设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深远的祝福、一个无声的预言、一个身份认同的起点,其象征未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期望与愿景: 个人: 父母给孩子取名,往往寄托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如“志远”、“嘉慧”、“安然”)、对品德的期许(如“仁杰”、“守信”、“思齐”)、对人生状态的祝愿(如“乐康”、“欣悦”、“安宁”)或对家族传承的延续(如特定的字辈、纪念先祖)。 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称,需要体现其核心价值(如“诚信”、“创新”)、市场定位(如“高端”、“亲民”)、行业特性(如“迅捷”、“稳健”)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如“环球”、“未来”、“领航”)。 项目/活动: 名称需要清晰传达项目/活动的目标(如“曙光计划”、“春风行动”)、核心理念(如“和谐共生”、“智慧未来”)以及想要实现的积极影响。 2. 塑造第一印象与身份认同: 名字是“第一张名片”: 一个恰当、响亮、富有内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积极的初步印象,激发好奇心和好感度。这为未来的互动和关系建立打下了基础。 定义身份核心: 名字是个人、组织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标识。它帮助确立“我是谁”、“我们代表什么”。一个强大的名字能强化内部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帮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质。 3. 蕴含潜力与可能性: “名正则言顺”: 一个寓意积极、方向明确的名字,仿佛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它像一个无形的灯塔,引导着个体或组织朝着名字所蕴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发内在动力: 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对拥有者(人或组织)产生积极的暗示和心理激励,鼓励其努力去“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品质和未来。 4. 象征连接与传承: 连接过去与未来: 名字常常承载着历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当下(时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它像一个纽带,连接着起源和归宿。 建立情感纽带: 一个被用心赋予、饱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拥有者与命名者(如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份情感是未来关系的重要基石。 传承价值: 名字中蕴含的价值观(如勇敢、智慧、仁爱)或精神(如探索、坚韧、合作)是希望在未来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 5. 在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与价值: 品牌资产的核心: 在商业领域,一个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无形资产之一。它帮助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承载品牌承诺,并最终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一个有远见的名字能为品牌未来的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总结来说,“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什么,象征着未来”的核心在于: 意味着: 深思熟虑地注入期望、定义身份、赋予意义、建立连接、并期望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着: 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一个有待实现的蓝图、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以及一份承载着祝福与责任的传承。 它是对未来潜力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和积极召唤。 因此,起名绝非随意之举,而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充满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仪式。一个好的名字,如同一颗精心挑选的种子,蕴含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它既是当下的承诺,也是通往未来的第一声回响。

弥勒市绿水村打造“一村一品”——小香椿成大产业

弥勒市绿水村打造“一村一品”——小香椿成大产业

村民采摘四季椿。弥勒市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又一茬四季椿上市,弥勒市竹园镇绿水村委会的田间地头热闹异常,采摘、分拣、称重、打包、发货……农户与收购商一通忙碌后,一箱箱新鲜的香椿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四季椿价格不算高,贵的是小红椿,今年最高价格卖到了每公斤200元。”采购商李超说,绿水村香椿价格从2015年开始上涨,起初每公斤不超过80元,被市场认可后,价格一路飙升。至于绿水村香椿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原因,他认为一是口感好,二是上市早、有时间差优势,三是品质稳定。

绿水村因冷暖气流交汇形成独特环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香椿生长环境,上市时间比省内其它地区早40天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云南第一椿”。

为解决香椿产业小、散、弱的问题,绿水村党总支立足当地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结合香椿耐干旱、效益高的优势,将香椿定位为“一村一品”建设的优势产业大力推广种植,持续投入500余万元并充分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大力实施提水工程,建设水窖,灌溉面积达8000余亩,并修筑道路3.8公里、新建冷库3个,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在此基础上,绿水村采取“总支委员先行发展、党员传帮带、农户共同发展”的模式,推进香椿种植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村组干部作示范,带动全村90%以上农户参与,主要发展小红椿、四季椿种植。通过村干部及种植能人传帮带和聘请农技专家指导培训,村里涌现出20多户种植大户,建成香椿育苗基地4个,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

种植规模扩大后,村党总支将分散经营的农户聚合起来,成立5个专业合作社,全村88%的农户共271户成为社员,补齐农户单打独斗、市场对接能力弱的短板。

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到北京、山东等地蔬菜交易市场与批发大户洽谈合作,由批发商提供订单、合作社接单,按照每件2公斤的标准打包,每天发货2000多件、4吨以上,通过空运销往全国各地。

据统计,从2021年4月至今,绿水村香椿产业产值已超过3000万元,实现户均年增收15万元左右。绿水村香椿产业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畅销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最远卖到了新疆、黑龙江,价格连年上涨,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形象和产品效益不断提升,形成了“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模式。

“未来我们要在打造‘一村一品’上持续用力,在香椿精深加工上多下功夫,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探索创新销售方式与渠道,推进香椿销售与电商有效嫁接,实现‘线上线下齐推进、品牌效益共提升’的多赢局面,努力打造‘云南第一椿’品牌。”村党总支书记徐华美说。

云报全媒体记者饶勇

责任编辑:董明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27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