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字五行属什么?棠字取名的寓意男孩!

月亮湾街道

2012年设月亮湾街道,因流经区域的河流形状而得名。区域内有黍河,穿县城而过,弧形半绕,形似弯月,故得名。

民国期间属平原乡。1948年分属平铺区、阎湖区。1949年属新蔡县四区(关津)。1951年改属新蔡县十一区(孙召)。1956年属朱药铺中心乡。1957年先后属朱药铺乡、平铺乡。1958年设立十里铺乡,同年8月成立火星人民公社。1960年更名为十里铺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十里铺乡。2011年属今是街道。 2012年从今是街道析出刘庄、朱药铺、七里朱、马油坊、城郊、阎湖、十里赵、高庄8个村民委员会,设立月亮湾街道

古吕街道

2011年设古吕街道,因古城邑而得名。伯夷佐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在此建国,称吕国。历夏、商、西周。西周称古吕,故名。街道因此得名。

1928年属城关中区。1932年改属新蔡县一区(城关)。1936年复名城关中区。1946年称城厢镇。1948年更名城关区。1949年复名新蔡县一区(城关)。1955年置城关镇。1958年成立超美人民公社。1962年更名为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复名城关镇。1987年更名为古吕镇。2011年设古吕街道。

今是街道

2011年设今是街道,因区域内有今是中学而得名。今是中学,为1929年著名民主人士任芝铭在新蔡县城创办,故得名。

1912年属平原乡。1948年分属平铺区、阎湖区。1949年6月属新蔡县四区(关津)。1951年改属十一区(孙召)。1956年属朱药铺中心乡。1957年分属朱药铺乡、平铺乡。1958年成立火星人民公社。1960年更名为十里铺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十里铺乡。2011年设今是街道。2012年从今是街道析出刘庄、朱药铺、七里朱、马油坊、城郊、阎湖、十里赵、高庄8个村民委员会,划入月亮湾街道。

砖店镇

1997年设砖店镇,因镇政府原驻地砖店而得名。

清代大将左宗棠西征路过此地驻扎,在驻扎地戚桥港上修建砖桥。后人在桥头陆续开店,称砖桥店。简称砖店。

清代设砖店约。1931年属新蔡县四区。1948年属新蔡县七区。1948年分属新蔡县、汝正县,同年属新蔡县二区(李桥)。1951年属新蔡县三区(砖店)。1956年置砖店中心乡。1957年称砖店乡。1958年成立和平人民公社。1962年改称砖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砖店乡。1988年析出常老庄、石庄2个村民委员会划归李桥回族镇,人民政府驻地迁至王小寨。1997年设砖店镇。

陈店镇

1999年设陈店镇,因镇政府驻陈店而得名。明嘉靖年间,村人陈昶在此开店,取名陈昶店,后成集镇,演称陈店。

1912年属玉碑寺约。1941年属铁台镇。1948年分属肖围孜、平铺、阎湖等区。1951年属新蔡县三区(砖店),同年12月属新蔡县五区(陈店)。 1956年设立陈店中心乡。1957年改置陈店乡。1958年成立东风人民公社。1962年改称陈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陈店乡。1999年设陈店镇。

佛阁寺镇

1997年设佛阁寺镇,因镇政府驻佛阁寺而得名。东汉建安年间,当地建造东王庙,内有楼阁、佛殿,俗称佛阁寺。村以寺名。

1928年属新蔡黄楼西区。1941年置铁台镇。1948年属汝正县肖围孜乡。1951年分属新蔡县四区(余店)、五区(陈店)。1956年属佛阁寺中心乡。1957年设佛阁寺乡。1958年成立东风人民公社。1962年改称佛阁寺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佛阁寺乡。1997年设佛阁寺镇。

练村镇

1987年设练村镇,因镇政府驻练村而得名。明代,此地生长着许多楝树,成村落后,得名楝树村,后同音演称练村。

清代为练村东约、西约。1928年属新蔡县东区(望城)。1931年属新蔡县第二区(东区)。1941年置练村镇。1948年分属新息县、新蔡县。同年8月属新蔡县十区(练村)。1949年属新蔡县五区(练村)。1951年属新蔡县七区(练村)。1956年建立练村中心乡。1958年设练村乡,同年8月属卫星人民公社。1960年成立练村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练村乡。1987年设练村镇。

棠村镇

1987年设棠村镇,因镇政府驻棠村而得名。清末袁明棠在此建村设集,取“棠”字为村名。

清为棠村北约、棠村南约。1931年属新蔡县第五区(北区)。1941年分属栎亭、化庄二乡。1948年分属泉南县、新蔡县。1949年属新蔡县六区(化庄)。1951年属新蔡县九区(化庄)。1956年建立棠村中心乡。1957年设棠村乡。1958年属红旗人民公社。1960年成立棠村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棠村乡。1987年设棠村镇。

韩集

1997年设韩集镇,因镇政府驻韩集而得名。清初,韩姓在此定居兴集,取名韩家集,后简称韩集。

清代属韩集北约、韩集南约。1931年为新蔡县第五区(北区)。1941年属崇德镇(龙口)。1947年属安徽省泉南县。1949属新蔡县七区(韩集)。1951年属新蔡县第十区(韩集)。1956年置韩集中心乡。1958年成立五星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韩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韩集乡。1997年设韩集镇。

龙口镇

1987年设龙口镇,因镇政府驻龙口而得名。古时有9条弯曲的港沟,碧波荡漾,宛如9条巨龙汇集于村北桥口,称九龙口,简称龙口。清代设龙口约。1931年属新蔡县第五区(北区)。1941年置崇德镇。1947年划入安徽省泉南县。1948年属新蔡县第六区(韩集)。1949年属新蔡县第七区(韩集)。1951年属新蔡县第十区(韩集)。1956年设龙口中心乡。1957年称龙口乡。1958年成立红光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龙口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龙口乡。1987年设龙口镇。

李桥回族镇

1987年设李桥回族镇,镇政府驻李桥,又为回族聚居,故名。明末李姓商贾在村东修桥,称李庄桥,后简称李桥。

清设李庄桥约。1928年属新蔡韩集区。1931年属新蔡县第四区(西区)。1941年置李桥镇。1948年属新蔡县二区(李桥)。1956年改置李桥中心乡。1958年改置李桥乡,同年8月成立红光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李桥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李桥乡。1985年改设李桥回族乡。1987年设李桥回族镇。

黄楼镇

2010年设黄楼镇,因镇政府驻黄楼而得名。清嘉庆年间,黄姓人氏在此建楼,故名黄楼。

清嘉庆年间,始有黄楼之名。1912年属新蔡县秦桥约。1931年属新蔡县第四区(西区)。1937年属新蔡县四区。1941年属秦桥镇。1948年属汝正县。1951年属新蔡县三区(砖店)。1956年设秦桥中心乡。1957年称黄楼乡。 1960年成立黄楼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黄楼乡。2010年设黄楼镇。

孙召镇

2009年设孙召镇,因镇政府驻孙召而得名。明嘉靖年间,孙姓始居,因四周多沼泽地,取名孙沼,后以同音演称孙召。

清为余店东约、西约。民国期间属平原乡。1948年分属韩集、李桥、平铺等区。1951年属新蔡县十一区(孙召)。1956年属孙召中心乡。1958年属火星人民公社(十里铺)。1965年成立孙召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孙召乡。2009年设立孙召镇。

余店乡

2011年设余店镇,因镇政府驻余店而得名。明代初期余姓人氏在此开设客栈,称余家店,后简称余店。

1948年属新蔡县三区(陈店)。1951年为新蔡县四区(余店)。1956年属余店中心乡。1957年设立余店乡。1958年成立跃进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余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余店乡。2005年蛟停湖乡并入余店乡。2011年设余店镇。

河坞乡

1983年设河坞乡,因乡政府驻河坞而得名。明嘉靖年间,汝河岸边建有船坞,俗称河坞。

清为河坞东约、西约。1931年属新蔡县第三区(南区)。1936年属城厢中区。1941年属关津镇。1949年属阎湖四区。1951年属新蔡县六区(关津)。1956年属关津中心乡。 1957年设河坞乡。1958年属火箭人民公社。1960年属关津人民公社。1977年成立河坞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河坞乡。

关津乡

1983年设关津乡, 因乡政府驻关津而得名。前489年,孔子周游列国自楚返蔡,过此地问津,遗地名“官津”。明末官绅把持渡口榨取民财,过河如过关,引起百姓公愤,遂以同音演称“关津”。

1928年属新蔡县南区。1941年置关津镇。1948年属新息县,同年4月复属新蔡县。1951年属新蔡县六区(关津)。1956年建立关津中心乡。1957年设立关津乡。1958年成立火箭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关津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关津乡。

宋岗乡

1983年设宋岗乡,因乡政府驻宋岗而得名。明末宋姓迁此定居,后聚居成村,名宋家岗,简称宋岗。

清为宋岗约。1928年属新蔡县南区(关津)。1941年属关津镇。1948年分属新蔡县四区(关津)、新蔡县五区(练村)。1956年设立宋岗中心乡。1958年成立火箭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宋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宋岗乡。

顿岗乡

1983年设顿岗乡,因乡政府驻顿岗而得名。据明清《新蔡县志》记载:顿岗古称老沈岗,南北朝萧梁时,新蔡太守鲁悉达在此安顿流民,村落建于岗坡之上,遂名顿岗。

清为涧头约。1928年属望城区。1931年属新蔡县第二区(东区)。1948年属安徽省临泉县。1948年属新蔡县十二区,同年分属老五区(谭庄)、第七区(练村)、第八区(涧头)。1951年属新蔡县七区(练村)。1956年属练村中心乡。1957年设顿岗乡。1958年分属灯塔(涧头)、卫星(练村)人民公社。1960年成立顿岗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顿岗乡。

涧头乡

1983年设涧头乡,因乡政府驻涧头而得名。集市东有两条大港在此交汇,水势如山涧瀑布,俗称涧头。

清为涧头约。1928年属望城区。1931年属新蔡县第二区(东区)。 1941年属望城乡。1951年属新蔡县八区(涧头)。1956年设涧头乡。1958年成立灯塔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涧头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涧头乡。

杨庄户乡

1983年设杨庄户乡,因乡政府驻杨庄户而得名。明初,杨姓在此建村,由于当时该地杨姓人氏众多,为区分族群,故名杨庄户。

1956年属杨庄户中心乡。1976年分属涧头、化庄2个人民公社。1977年从涧头人民公社析出杨集、毛桥、禹庄、前张桥、吴老庄、罗庄、马营、杨庄户8个自然村,从化庄人民公社析出彭营、南陈庄、邵庄、罗土楼4个自然村,成立杨集人民公社。1981年更名杨庄户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杨庄户乡。

化庄乡

1983年设化庄乡,因乡政府驻化庄而得名。明初,山东迁来的化姓人氏在此建村,村以姓氏得名。

清为化庄约。1928年属新蔡北区。1931年属新蔡县第二区。1932年改属五区。1940年置化庄镇。1947年属安徽省泉南县。1948年属新蔡县六区(化庄)。1951年属新蔡县九区(化庄)。1956年属邹大庙中心乡。1957年称化庄乡。1958年成立红旗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化庄人民公社。1983年设化庄乡。

栎城乡

1997年设栎城乡,因乡政府驻栎城而得名。《左传》“吴伐楚,入栎”即此。因集镇附近荆棘麻栎丛生,明代村名野栎店,后衍称野里。1997年因“野里”二字不雅更名为栎城。

清属汝宁府新蔡县栎亭约。1931年属新蔡县第五区。1941年置栎亭镇。1947年划归安徽省泉南县。1949年复归新蔡县。1951年属新蔡县十一区(孙召)。1956年属野里中心乡。1957年设野里乡。1960年成立野里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野里乡。1997年更名为栎城乡。

弥陀寺乡

1983年设弥陀寺乡, 因境内弥陀寺而得名。史载,弥陀寺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后成集市,乡以寺名。

1948年属新蔡县二区(李桥)。1956年属李桥中心乡。1957年分属李桥乡、葛陵乡。1958年属李桥人民公社。1977年从李桥人民公社析出后岭、大曹庄、孟庄、小朱庄、常桥、拐张庄、白庄、程小寨8个生产大队,从龙口人民公社析出戴庙、王桥2个生产大队,成立弥陀寺人民公社。1983年设弥陀寺乡。

棠字五行属什么?棠字取名的寓意男孩!

棠字五行属什么?棠字取名的寓意男孩!

棠字五行属什么?棠字取名的寓意男孩!

#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身边事#?#新蔡#?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3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