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4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4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7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9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4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4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7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9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4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4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7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9

“稀”,稀缺,突然变化导致的稀缺威力更大 | 模糊谈判力 第六十五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742篇推文。
全文共2477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 引言
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市场策略;
他们决定停止使用旧的可乐配方,并采用一种新的可乐配方。
这项市场策略,被时代杂志评为“近十年最失败的市场营销案例之一”。
因为“新配方可乐”让那些喝惯了老可乐的消费者极为愤怒;
数以万计的爱喝可乐的美国人,公开反对和抵制可口可乐公司的这个做法,强烈要求把“旧配方”可乐还给他们。
盖伊-穆林思,是一名西雅图的商人,他也是一名传统可口可乐的资深爱好者;
为了能够给可口可乐公司施压,盖伊自发建立了一个组织,叫做“美国传统可乐爱好者联盟”(Old Cola Drinkers of America);
并且,盖伊带领这个组织想尽一切办法来声援对“新配方”的反对活动;
这包括印发了大量标有“反对新配方可乐”的衣服和佩戴徽章;
还设立了一个电话热线,吸引大量的可乐爱好者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盖伊甚至宣称要采取法律诉讼的手段,来迫使可口可乐公司恢复配方。
在巨大的压力下,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唐纳德-吉奥(Donald Keough),不得不撤回了所有新配方产品,把传统可乐再次放在了货架上。
这让我们很好奇,这么重要的策略,可口可乐公司难道不事先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吗?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1981年到1984年的四年里,可口可乐公司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做“新配方”的测试和调研;
他们在美国的二十五个大城市里,先后对二十万的消费者做了“口味盲测”的调查。
数据非常明显,喜欢新口味的比例是55%,喜欢旧口味的比例是45%;
如果不是盲测(测试时在杯子上贴上新旧标识),“口味测试”中人们依然更喜欢新口味,而且新旧比例是61%Vs39%。
更加讽刺的是,就连盖伊-穆林思,也在“口味盲测”中选择更加喜欢“新配方”多一点;
对,你没看错,就连那个专门建立了“美国传统可乐爱好者联盟”的盖伊,那个要把可口可乐公司告上法庭的人,自己在“盲测”中居然发现自己更爱喝的并不是传统可乐!
那这一场遭到了前所未有反对声音的失败营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2 突然变化
我们依然在“模糊谈判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今天要聊的,依然是“七字说服力”的第六个字,“稀”;
“稀”,就是“稀缺”的意思,
越是“稀缺”的东西,越让人在乎,也就越有说服力。
“稀”字在两种特殊的场景下,能够最大化它的说服力;
一种叫做“变化”,另一种叫做“竞争”。
(有关“竞争”的优化,放在下一篇聊)
所谓“变化”的场景,指的是,
当人们习惯了一种“非稀缺”的环境,而突然发现某些事物变得“稀缺”了,所产生的“稀”字影响力更大。
简单地说,如果某些东西一直都很“稀缺”,那它的“稀”字说服力并非很强大;
但如果某些事物我们已经长期习惯它们的存在,突然发现它们的“稀缺”,情绪上就能感受到巨大的“稀”字影响力。
回到文首的例子里,为什么“新配方可乐”的营销如此失败?
真的是“新口味”相比“旧口味”太难喝吗?
如果是,怎么解释调研阶段的数据?又怎么解释旧口味的忠实粉丝在“盲测”时也喜欢“新配方”呢?
真实的原因在于,“新配方可乐”导致了“旧口味可乐”产生了急剧的变化,变得极为“稀缺”。
这种因“变化”而造成的“稀缺”,让可乐爱好者产生了巨大的情绪,
他们突然发现,之前的可乐喝不到了,这太不能接受了。
而这个感受与新口味是否好喝,并无关联。
请注意,值得思考的是,在测试阶段,情况则完全不同;
那时候,市场上广泛存在的是“旧口味”,测试中尝到的“新配方”反而是“稀缺”物;
所以,被测试者对新口味更喜爱,完全符合当时的场景条件,也符合“稀”字说服力的规律。
3 曲奇饼干
简单来说,我们对一件事物,会因为“它最近变得稀缺”,而变得更加喜爱。
1975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史蒂芬-沃切尔教授,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
这个实验很简单,就是准备了一个装着巧克力曲奇饼干的玻璃罐子,然后交给实验对象,请他们品尝并作出喜欢程度的打分评价。
为了作出比较,实验分成了三组不同的条件;
第一组,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个装满着10块巧克力曲奇的玻璃罐子,供实验对象品尝;
第二组,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个装满着2块巧克力曲奇的玻璃罐子,供实验对象品尝;
第三组,工作人员先把一个装着10块巧克力曲奇的玻璃罐子交给实验对象,但在品尝之前,突然把其中的曲奇拿走了8块,只剩下2块供品尝;
实验结果显示,第二组实验对象对曲奇的喜爱程度要高于第一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第二组感受到的“稀缺”程度更大;
而第三组实验对象对曲奇的喜爱还要高于第二组,这里的原因就在于今天聊的主题,“突然变化造成的稀缺”;
虽然最终,第三组也是面对2块曲奇饼干,但他们的感受却从10块跌落到2块,产生了更大的稀缺感。
(相关实验见:Worchel, S., Lee, J., & Adewole, A. (1975). Effects of supply and demand on ratings of object valu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2(5), 906–914. doi.org/10.1037/0022-3514.32.5.906)
可口可乐公司在1985年的营销错误,就是忽略了这样的规律;
但类似的故事却屡见不鲜,1996年,宝洁公司(P&G)打算尝试取消之前在市场上发放的“优惠券”;
当然,虽然优惠券取消了,但宝洁会保证降低商品单价来弥补这部分优惠。
但他们忽略了“稀缺”的规律,要知道“优惠券”(Coupon)传统由来已久,美国民众已经习惯了几十年来从杂志上剪下优惠券的习惯;
这次取消优惠券的尝试,遭到了消费者的巨大反对,他们开始投诉、抗议、甚至抵制宝洁的产品;
这让宝洁公司的营销团队苦不堪言。
可这能说明美国民众就喜欢用优惠券吗?
并不是。
根据宝洁公司的数据统计,他们每年大约发放3000亿张优惠券,但真正被使用的数量不到2%;
宝洁公司COO,德科-雅格说,
每年发这些优惠券的纸张,相当于要砍掉8百万棵树,而人们又不会真正使用他们。
那为什么当优惠券一旦取消,人们的反对情绪又这么大呢?
很简单,“突然变化造成的稀缺”,让长期拥有优惠券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情绪,主导了这样的结果。
4 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内容的背后,依然都是“模糊谈判论”的影子;
分类、二元、语言、极端;
“稀”,“稀缺”的本质,是对“战Vs逃”二元差异的极化;
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战 Vs 逃(做Vs不做),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寻找决策动机;
当“动机”还没出现之前,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没有说服力;
“稀”,可以让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让人对“失去”的感受越分明,“稀”字说服力就越极端;
说服力的流动,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
–
–
–
这里是“谈判思维”!
“模糊谈判力 第六十五篇” 待续
— 桔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3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