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字五行属什么寓意,伯字起名太大了

伯字五行属什么寓意,伯字起名太大了

文/金宇飞

摘要:考古发现的龙山文化可分为无黑陶遗存(即早期龙山文化)和有黑陶遗存(如河南龙山文化)两个时期。通过对比分析考古资料与古史传说,提出:无黑陶遗存的早期龙山文化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有黑陶遗存的龙山文化是传说中的自颛顼至舜、禹时期。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2000年最新研究结果推断,禹即位之年为公元前2070年。而从公元前2070年前后算起,上溯至公元前3000年前后,正是考古学上所谓的龙山文化时期。也就是说,在禹之前的五帝时代,应当是与龙山文化时期重合或部分重合的。

那么,考古资料与古史传说究竟会如何相互印证呢?

一、龙山文化与黑陶遗存

龙山文化是以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而得名。龙山文化中常有薄而有光泽的黑陶,故曾被称为黑陶文化。其后,与此类似的遗址发现越来越多,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甚至远到福建、台湾都发现有黑陶的踪迹。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增多,发现黑陶遗存的地域分布非常广,时间跨度也相当长,所表现出的器物形制也随地域和时间的不同而各有不同,这使得龙山文化和黑陶遗存的概念不断丰富但也复杂了起来。

1956年,在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中,发现庙底沟二期有着许多龙山文化所共有的特征,但在出土陶器中没有典型的黑陶,而是以灰陶为主。庙底沟二期具有从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过渡期性质,是早期龙山文化。但由于庙底沟二期中没有黑陶,这使得原先所谓的龙山文化,显得不那么单一。

综合考古资料,目前一般认为,龙山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在黄河中下游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五千年至四千年左右。龙山文化大致可划分为:

1、山东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500年一公元前2000年;

2、庙底沟二期文化,约公元前2900年一公元前2800年;

3、河南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600年一公元前2000年;

4、陕西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300年一公元前2000年;

5、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约公元前2500年一公元前1900年。

在各类龙山文化中,分布于豫西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形成年代最早。而在庙底沟二期之后,是河南龙山文化中的后冈二期的形成年代为最早。后冈二期遗址的碳十四年代测定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100年之间,后冈二期也是整个龙山文化时期,最早出现有黑陶的古文化遗存。

自后冈二期之后,黑陶遗存逐渐增多起来,并广泛地出现在了随后的龙山文化各个类型的遗址之中。与此同时,黑陶遗存还跨出了龙山文化所处的地域,大量地出现在了同时期的周边地区,如屈家岭文化晚期和青龙泉三期文化(湖北龙山文化)、良渚文化(旧称杭州湾龙山文化)、东北地区南部。此外,黑陶遗存更超越了龙山文化所处的年代,在龙山文化之后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黑陶也继续存在并占有一定的比例。直到公元前1500年前后,随着二里头遗址的衰落,黑陶遗存才随之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除庙底沟二期之外,黑陶遗存几乎在所有的各类龙山文化中都有相当大的比例出现,并延伸至龙山文化之后的二里头文化。

总而言之,龙山文化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即无黑陶时期和有黑陶时期。其中的无黑陶时期即仰韶文化与有黑陶遗存的龙山文化之间的过渡期,或称之为早期龙山文化时期。黑陶遗存最早出现在后冈二期遗址之中,后冈二期遗址始于公元前2700年,故早期龙山文化时期的年代大约是自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700年之间。而黑陶遗存大致也可分为两个时期,即龙山文化时期(早期除外)和二里头文化时期,年代大致自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基本上可以后冈二期的开始和二里头文化的终结作为其起止年代。

二、黑陶遗存与古史传说之对比分析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记述:“据传说,有虞氏、夏后氏都是尚(上)黑的。墨子行夏道,衣服用黑色布。韩非子说,舜和禹都在木制饮食器、祭器外面涂漆,当是尚黑的意思。应用在陶器上就有黑陶的创造。”“《韩非子·十过篇》说禹作祭器,外面黑色,里面红色。”

有虞氏,是帝舜的后裔,春秋时期的陈国即其后裔。夏后氏,是禹的后裔,也是整个夏代的王室族裔,春秋时期的杞国即其后裔。有虞氏、夏后氏,或其后裔,春秋时期都是诸侯,并一直保持着其祖先的尚黑风俗传统。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传说,有虞氏、夏后氏有尚黑之俗,他们的祖先舜、禹以及整个夏代王室,也都有着尚黑之俗。

目前一般认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或其部分阶段是属于夏代的遗迹。而二里头文化又有相当比例的黑陶遗存。显然,传说夏代有尚黑之俗,这与二里头文化的黑陶遗存相符合。考古资料证实了禹和夏代王室的尚黑之俗。

此外,有虞氏尚黑,帝舜也尚黑。按《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舜为禹之前之天子,其年代应当是在二里头文化之中或之前。二里头文化之前是河南龙山文化时期,历时长达六、七百年。据《史记·五帝本纪》、《尚书》等记载,帝舜与禹曾处于同时,故帝舜的生存年代应当是在河南龙山文化时期之内,而不会更早,否则帝舜与夏代间隔就太远了。而河南龙山文化,以及与其同时的其他龙山文化,都有黑陶遗存。因此,考古资料同样也证实了帝舜的尚黑之俗。

由此可以推断:二里头文化乃至整个有黑陶遗存区域的居民们,之所以喜用或多用黑陶,是因为他们或他们的统治者有着尚黑之俗。故可以这么说,黑陶遗存实际上就是尚黑风俗的遗迹,或者说是尚黑者统治天下的遗迹。

《礼记》、《史记·殷本纪》都记载殷商是尚白的。孔子和宋国都是殷商的后裔,其祖先殷商尚白,绝不可能是杜撰的。由于商代王室不尚黑而是尚白的,因此商代建立后,尚黑风俗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与其相对应的正是二里头文化的终结和黑陶遗存的迅速衰落和消失。

《国语·鲁语》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依此记载,有虞氏、夏后氏及其先辈舜、禹,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祖先,即颛顼。

在《吕氏春秋》、《礼记·月令》等古籍中,颛顼被称之为北方黑帝。显然颛顼与黑有关,或者说颛顼与尚黑之俗有关。有虞氏、夏后氏等尚黑之族皆认颛顼为其祖先,则颛顼不仅有尚黑之俗,而且还是尚黑之族的先辈。按《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列于黄帝之后。査阅史料,自古至今尚无任何文献和传说表述过黄帝有尚黑之俗。那么从颛顼被尊为北方黑帝和被尚黑之族祭为祖先等因素来推测,颛顼可能就是尚黑风俗的鼻祖或开创者。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卫,周代一诸侯国,先后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楚丘(今河南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也就是说颛顼的故地是在古卫国境内的帝丘,即今河南濮阳一带。而在春秋时期,包括帝丘在内的卫国地域,在龙山文化时期恰是后冈二期遗存分布区域。

依据古史传说,尚黑之族祖先颛顼的故地,是在今河南濮阳一带。根据考古资料,尚黑风俗黑陶遗存的最早出现地,是在后冈二期遗址中。古史传说与考古资料都表明了,尚黑之族祖先的故地和尚黑风俗文化的最早出现地,恰好重合在同一区域。由此推断,后冈二期遗址所在区域就是颛顼的故地,颛顼也就是有黑陶遗存的河南龙山文化的开创者。

有虞氏、夏后氏是尚黑的,舜、禹是尚黑的,颛顼也是尚黑的,这与黑陶遗存的特征是相一致的。黑陶遗存自河南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其黑陶风俗的传承是连续的,这可表明自颛顼至舜、禹以及整个夏代,至少是统治者们都具有尚黑之俗,考古资料与古史传说完全一致。

由于后冈二期大约始于公元前2700年,则颛顼时代也应当是始于公元前2700年。因此,自颛顼至禹,即自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070年,这一时间与后冈二期或河南龙山文化正好相当。

自颛顼至禹大约有六百年,在这期间显然决不止只有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禹等五位在传承天子之位。如《山海经》中除了有五帝之名外,还有帝丹朱、帝江、帝俊帝鸿等帝名,可见称帝者确实还有许多。由于《史记》仅记载了其中五帝的事迹,或者说春秋时期的诸侯们都只祭祀了这几位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先帝,因而就只有这五帝的事迹被流传了下来。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时的疆域是: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南至于交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时有交阯郡,即古交阯国,位置在今岭南以南。故推测颛顼时的南疆大致已抵南岭一带,这样就包括了有黑陶遗存分布的湖北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区域。“北至于幽陵”,可能是指黑土地带的大兴安岭山区,因为“幽”有黑色之义,“陵”有大山之义;“东至于蟠木”,可能是指辽东或长白山区的森林地带;这样就把有黑陶遗存分布的东北地区南部包括在内了。“西至于流沙”,如果“流沙”是指河西走廊附近的沙漠,则西界包括了马家窑文化区域。

如此,颛顼时疆域,把与后冈二期同时期的中国境内最发达的古文化遗存完全包括在内,这一疆域既符合考古资料,也符合《史记》记载。颛顼称天子时拥有如此广大的疆域和人民,也许这正是后人对其长期传颂的原因吧。

三、早期龙山文化与古史传说之对比分析

如果颛顼时代始于公元前2700年,则黄帝时代必定始于公元前2700年之前或更早。黄帝时代始于何时,目前大致形成有三种观点:

1)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是炎帝族的遗迹,后冈一期类型是黄帝族的遗迹。按此观点,黄帝时代大约自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

2)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是炎帝族的遗迹,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黄帝族的遗迹。按此观点,黄帝时代大约自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

3)仰韶文化(包括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是炎帝神农氏的遗迹,而仰韶文化终结,龙山文化兴起,对应的是炎帝时代的结束,黄帝时代的开始。按此观点,黄帝时代大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

考虑到颛顼时代始于公元前2700年这一推断,黄帝时代则不宜离得太远而出现历史断层。如果黄帝时代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或后冈一期类型,则黄帝时代与颛顼时代之间,或者出现早期龙山文化这一历史断层,或者出现黄帝时代必需跨越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结论。显然,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很圆满。尤其对于后者更是如此,因为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间的差异,远大于它们的共同点,更远大于同时期其他古文化遗存之间的差异。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为五帝之一,是继黄帝之后,而位列帝喾、帝尧、帝舜之前的天子。《竹书纪年》记载:“自黄帝至禹,为三十世。”按《说文解字》所释:“三十年为一世”。则三十世相当于九百年。再依据禹即位之年为公元前2070年之说,则加上九百年,黄帝即位之时大约可向前推至公元前3000年了。

因此,黄帝时代始于公元前3000年的推测,是恰当的,既可符合《竹书纪年》的记载,又能符合更多古史传说和文献的记载,还可与考古资料相对应。

如果黄帝时代始于公元前3000年,颛顼时代始于公元前2700年,则黄帝时代大约就处在自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700年之间,这正好是早期龙山文化的大约三百年时间。

《大戴礼记·五帝德》记载:宰我问於孔子:“昔者予闻诸荣伊令,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抑非人邪?何以至於三百年乎?”…孔子曰:“黄帝,少典之子,曰轩辕。…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三百年。”

这一记载表明了,在春秋时期还曾有黄帝三百年的传说。虽然有此传说,但当时人们无法解释为何黄帝有三百年,因为当时人们已经把黄帝看作是一个人了。孔子也无法解释,从而婉转地否定了黄帝三百年这一传说。自孔子以后,历代学者都没有再解释何谓黄帝三百年,以至于后来再也无人提起这一传说了。

然而,早期龙山文化的三百年若对应于黄帝时代,这与黄帝三百年的古老传说恰好相当。如此而推测,早期龙山文化,应当就是黄帝的遗迹,而黄帝也绝非只是一个人。

早期龙山文化大约有三百年,其中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年代大约自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2800年。为什么在公元前2800年之后,早期龙山文化在经历了庙底沟二期的辉煌之后,却突然出现断层了呢?是因为尚未被考古所发现,还是另有原因呢?

《帝王世纪》记载,在黄帝与颛顼之间,还有少皞金天氏亦为天子(少皞也写作少昊)。如果考虑到有这一传说,上述疑问就可解答了。即在黄帝时代的后期,继承天子之位的如果还有少皞金天氏的话,那么这时的帝都之地可能已不在豫西,而可能是迁到少皞之墟去了。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皞之墟在鲁”,而相应的的考古发现就是大汶口文化,学术界已基本认可大汶口文化就是少皞的遗迹。考古资料表明,大约在公元前2800年,大汶口文化开始步入晚期,同时大汶口文化也进入了最昌盛的历史时期。公元前2800年前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衰落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兴盛形成明显反差,而年代又恰好在黄帝与颛顼之间,这正是少皞执掌天子之位的最好实证。

在大汶口墓葬遗址中,其中10号墓是最大的墓葬,其豪华的随葬排场在整个大汶口文化、乃至在与早期龙山文化同时期的各个古文化遗存中,都是首屈一指。由此可见10号墓主与众不同的身份,应当是一位具有很高社会地位的人物。从年代上看,10号墓处于大汶口文化晚期,时间在公元前2800年之后,正好介于庙底沟二期与后冈二期之间。故推测10号墓主,可能就是在黄帝与颛顼之间称天子的少皞金天氏(随葬的白陶亦印证其有尚白风俗),在当时也只有像他这样社会地位的人物才配得上如此空前豪华的墓葬。

依据《帝王世纪》,黄帝与颛顼之间有个少皞金天氏,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兴盛是最好的实证。依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之后是颛顼,则黄帝时代正好有三百年,早期龙山文化是最好的实证。这两种说法看似矛盾,其实并不难解释。黄帝时代有三百年,则黄帝就不止一人。传说黄帝为轩辕氏、有熊氏、缙云氏,又黄帝生於天水、生於姬水、生於寿丘,以及黄帝邑於涿鹿之阿、都有熊、都陈仓等等,这些不同的传说无非显示了这样一个信息:即黄帝其实并非一人。在历时三百年的黄帝时代,黄帝其实有好几位,只是后人误把列位黄帝合为一人而已。因此,如果将少皞称天子的年代也包含在黄帝时代之内,也就是将少皞金天氏也看作是一位黄帝,那么《帝王世纪》与《史记》的说法就完全相容了。

在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址中,出土陶器多灰陶;而大汶口文化中陶器也以灰陶居多;两者的文化风貌和风俗存在着较多的相似性。这可能是,在庙底沟二期文化区域内已居住有许多的少皞族人,或许说不定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的黄帝已经是少皞族人了。若真如此,则可以说在黄帝时代,或在黄帝时代的某些阶段,黄帝与少皞可能已经是两者合一了;或者说在黄帝时代曾有许多位黄帝,其中有好几位黄帝可能就是少皞。《史记·五帝本纪》索隐案:“生黄帝於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由此可见,传说中的少皞之墟还真的诞生过黄帝。考古资料又一次印证了古史传说。

四、颛顼的族系分析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之孙颛顼继承了黄帝的天子之位。《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少皞之国。少皞孺帝颛顼于此。”《帝王世纪》记载:“颛顼生十年而佐少皞。”这些传说都显示了这样一个信息:即颛顼与黄帝、与少皞之间有着极其亲密的关系。

考古资料表明,自公元前3000年早期龙山文化开始,至河南龙山文化后冈二期和黑陶遗存兴起,期间的发展过程是连续的、渐进的。这表明了自黄帝至颛顼之间存在着平稳的传承关系,即庙底沟二期的黄帝,传位给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少皞或少皞金天氏,后者再传位给了后冈二期的颛顼。这一序列是可能的和可信的,既符合古史传说,也与考古资料相一致。

如前所述,少皞金天氏既称之为少皞,亦可能是黄帝之一;而庙底沟二期的黄帝,不排除其中已有少皞的血缘。再加上颛顼与少皞之间的亲密关系,在传说中更多更突出。故《史记》中所记载的传位给颛顼的黄帝,可能不是指与炎帝打仗的轩辕氏,而是指少皞或少皞金天氏。

那么颛顼与少皞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皞后裔郯子之言,谓少皞氏以鸟纪,为鸟师而鸟名。即少皞是以鸟之名来称呼其官和民的。郯子又说少皞挚之立时,设有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等五工正。按少皞之五工正,似乎是分有五种颜色。如玄、青、丹等,就是黑、青、红等色。而凤鸟,又叫凤皇(即凤凰),其色显然是属于黄色。既然在少皞的五工正中,有五分之四的颜色与五行中的四色相合,则可推测伯赵氏是白色之鸟了。实际上,“伯”字本身就内含有“白”。

《左传·昭公卄九年》记载蔡墨之言:“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与熙为玄冥。”学术界一般认为五行之说始于战国时期邹衍,但从《左传》中多处记载来看,五行概念其实早已有之,故邹衍只能说是一位五行学说的发扬光大者而已。考古资料也表明,大汶口文化中的陶器,除灰陶外,红、白、黑、赭等色均有。如果把灰陶看作是青色陶器的话,则大汶口文化中出现的五色陶器,表明了五行概念在少嗥中早已流行。

如果少皞早已有了五行概念。那么,以泰山为中心的少皞,就可能是这样按五行规则进行分布的:凤鸟氏,属黄色,按五行应居中,故位于泰山南麓,即《左传)所说的少皞之墟,也就是大汶口遗址附近或周边,当是少皞的政治中心;玄鸟氏,属黑色,按五行应居北,故位于泰山以北;伯赵氏,属白色,按五行应居西,故位于泰山以西;青鸟氏,属青色,按五行应居东,故位于泰山以东;丹鸟氏,属红色,按五行应居南,故位于少皞之墟以南。

在《禹贡》中,泰山以东地区为青州。可见青州之名与青鸟氏所居区域正相对应,这可以是少皞较早使用五行概念的一个辅证。

如果少皞五工正按上述五行规则分布的推断成立,那么颛顼之墟或后冈二期遗址分布区域,由于其靠近和位于少皞之墟的西面,故该地区可能与少皞伯赵氏相紧邻;又由于该地区位于黄河以北,也可能与少皞玄鸟氏相紧邻。而玄鸟氏恰恰是少皞中的黑色之族,这与后冈二期的黑陶遗存和尚黑风俗不期而遇。

《禹贡》记载:“大野既猪(潴),东原底平”,即今山东省黄河以南、东至东平、西至荷泽、南至巨野这一大片地区,古时地势低洼,多水患,这一地区因洪水蓄积而形成一大泽,古名巨野泽,即《禹贡》中之“大野”。这一大泽,正好位于泰山之西,而颛顼之墟则位于此大泽之西。由于存在着这一不宜逾越的大泽,居泰山之西的伯赵氏向西发展可能会因此受阻,而难以抵达泽西的颛顼之墟。而自泰山以北地区至颛顼之墟,其间仅有兖河为最大障碍(按《禹贡》记载,古时黄河不流经此,此地域古时最大之河是兖河,相当于今黄河下游段),远比越大泽方便。因此,玄鸟氏向颛顼之墟发展的可能性,比伯赵氏更大。

此外,考古资料也表明,后冈二期受山东龙山文化影响,表现出后冈二期与山东龙山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山东龙山文化是以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为代表,而城子崖遗址就位于泰山北麓,正是少皞玄鸟氏的地盘。因此,与其相邻又相互影响的后冈二期,应当就是少皞玄鸟氏向西扩张的结果及其证据。

从颛顼与少皞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传承关系、以及尚黑的颛顼之故地与少皞玄鸟氏分布区域相紧邻又相互之间影响密切等因素推断,后冈二期的尚黑风俗应当源出于少皞玄鸟氏,或者说,居于后冈二期的颛顼原本就是少皞五工正之一的玄鸟氏。而包括龙山遗址在内的泰山以北地区,并以此延伸至后冈二期文化区域,这些都是少皞玄鸟氏的地盘。

吴汝祚在研究对比了考古资料与古史记载之后认为,太康的失邦,是与东夷有关;少康之中兴,也与东夷有着密切的关系。二里头文化有着发达的玉器制作工艺,这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而大汶口文化的居民是属于东夷族。二里头文化是属于夏文化。故夏与东夷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颛顼本是少皞玄鸟氏,自然是东夷人。而作为颛顼后裔的夏后氏,自然也是东夷人了。故夏与东夷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为他们本是同族。

在《吕氏春秋》中,颛顼是北方黑帝,是位尚黑的天子;少皞金天氏是西方白帝,是位尚白的天子。金天氏在五行中为金、为白、为西方,因此少皞金天氏具有尚白的特征,他应当是源出于居泰山之西的少皞五工正之一的伯赵氏。按《帝王世纪》记载,颛顼之前是少皞金天氏,也就是《吕氏春秋》中的那位西方白帝。显然,少皞金天氏与颛顼有着不同的习俗。那么他们之间怎么会有传承关系呢?

从这里可以发现,天子之位的传承当初可能是在不同的氏族(或诸侯)之间轮流的,如伯赵氏的少皞金天氏从前一位黄帝处继承了天子之位,后又传位给玄鸟氏的颛顼。但当颛顼继承了天子之位之后,颛顼则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使得天子之位从此仅在玄鸟氏内传承了。

颛顼的改革显然是成功的,天子之位从此为尚黑的玄鸟氏所专有,直至公元前1600年夏代灭亡为止,历时长达约1100年。

随着玄鸟氏垄断了天子之位,尚黑风俗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考古学上的表现正是黑陶遗存的兴起,而这一移风易俗的变化过程是平稳地、渐进地发生在了颛顼的故地——后冈二期遗址之中。

综上所述,传说黄帝时代有三百年,时间上与早期龙山文化时期正相对应,即自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700年。根据考古资料,黄帝时代或早期龙山文化时期可划分为两期:公元前2800年之前为前期,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大致可对应于传说中的黄帝轩辕氏、黄帝有熊氏、黄帝缙云氏等等;公元前2800年之后为后期,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前一百年,大致可对应于传说中的少皞称天子时期,其中包括少皞金天氏。黄帝时代,天子之位是在各地氏族(或诸侯)之间轮流传位的。

黄帝时代之后是颛顼称天子,颛顼源出于少皞玄鸟氏,后冈二期遗存是颛顼故地的考古学实证。自颛顼继天子之位之后,天子传位为玄鸟氏所垄断,这就宣告了黄帝时代的结束,从而开始进入一个尚黑的天子统治天下的时代,直至夏代结束为止,黑陶遗存正是这一玄鸟氏时代的考古学实证。自颛顼至舜、禹,时间上与河南龙山文化正相对应,即自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070年。

依据古史资料,“自黄帝至禹,为三十世”,历时约九百年。而研究表明,自黄帝至禹,其年代自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70年,历时也是约九百年。相当于龙山文化中的早期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这两个时期。

因此,龙山文化时期,尤其是其中的早期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时期,恰好对应于传说中的自黄帝至禹的历史时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3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