怼是什么意思,耱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摘自周渝著【战争事典057】《中国甲胄史图鉴》

曹植的铠甲列表,除了颇具争议的明光铠外,他提及的“裲裆铠”也是颇具那个时代特征的一种铠甲。这里的“裲裆”应同“两当”。汉末刘熙所著的《释名·释衣服》曰:“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

顾名思义,裲裆铠是由一面胸甲和一片背甲在肩上用皮革扣结,穿时在腰间系带,其形状与当时的服饰裲裆衫相似,故而得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土的陶俑或壁画、画砖里,经常能看到身披裲裆铠的武士,大多数还有坐骑,且他们的坐骑同样装备着精良的铠甲。这些文物中,又以敦煌第285 窟的西魏壁画《五百强盗成佛图》最具代表性,从壁画中能清楚地看到身披裲裆铠、骑着披有具装铠的战马的“甲骑具装”重骑兵

怼是什么意思,耱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 五百强盗成佛图》,出自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在图中,可以看到骑兵身披裲裆铠、战马身披具装铠这一“甲骑具装”的形象

无论是裲裆铠还是“甲骑具装”(人甲与马甲的合称),它们的出现都与战争形式的改变息息相关。前文讲过,自战国后期起,传统的步兵协同战车作战的方式已逐渐衰落,经过“胡服骑射”改革,骑兵开始在中原推广。两汉时期恰恰也是战车向骑兵的过渡时期,至魏晋南北朝马镫等一系列骑兵具装应运而生。有了完善的马具,尤其是使用了蹬后,人能够更快地掌握骑术,更容易驯服和控制马匹,并且骑马时更舒服、稳固、省力,便于长途奔驰和行军。更重要的是,这种变革使许多属于骑兵的、新的战术动作能够顺利进行。这个时代,灵活机动的骑兵终于彻底取代了战车,成为战场主角。

显而易见,裲裆铠就是为了适应马上动作而出现的。西汉时期骑兵使用的铠甲,大多只有甲身,护住战士的胸腹和背部。魏晋时期,汉代骑兵甲经过改进,发展成更适合保护骑兵的裲裆铠。裲裆铠与西汉时期只护胸腹的札甲不同,裲裆铠带裙甲,长至膝盖之上,腰部之上为胸背甲,有的以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则用整块的大甲片,小甲片一般为铁甲,大甲片多为皮甲。前后两片甲在肩部,与身体两侧不相连,背甲上缘钉有两根皮带,穿过胸甲身上的带扣后披挂于肩上。

其腰部以下皮革制成的短形筒裙代替了腿裙,能有效保护骑兵的腿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出土甲胄实物远不及西汉多,但也并非没有。1995 年,辽宁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墓地就出土过一领铁铠,只是保存得不好。这套铁铠甲的甲身与西汉齐王墓出土的铁甲很相似,但肩带不是以甲片编缀,而是以两根皮带系之。这套铠甲有披膊、盆领和腿裙,但它们是如何连接的则无法考证。

总体而言,出现于汉末,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广为使用的裲裆铠,从形制到编缀方式都与秦汉时期甚至先秦时期的札甲有一定的沿革关系。它最终形成很可能是在汉末三国到两晋时期,裲裆衫大行其道,甲胄也被服饰影响因而定型。南北朝时期,这种裲裆铠非常流行,隋唐时期仍能见其身影,只是那时的裲裆铠更为精致,全身都以鱼鳞状的小甲片编缀,长度延伸到腹部,取代了原先的皮革裙甲。事实上,南北朝晚期,裲裆铠就已逐渐衰落,最终在唐代与“甲骑具装”一起消亡。

“甲骑具装”的黄金时代

南北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军士是什么样的?“ 甲骑具装”!南北朝是中国重甲骑兵的黄金时期,不仅马镫等马具逐渐完善,马铠亦在此时迅速发展。实际上,在汉末三国时期,马铠算不上新甲种,因为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了马铠的记载,而秦陵兵马俑中的完整马铠也证实了前人很早就注重对战马的保护。

怼是什么意思,耱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南北朝时期,“甲骑具装”重骑兵举矛扎刺图

这种习惯被汉代沿用,根据宋人修的类书《太平御览·魏武军策令》记载,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军就装备了马铠,曹操言:“ 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见其少遂不施也,吾遂出奇破之。”这里反映了一个问题,即袁绍有“铠万领”,马铠“三百具”。而曹操有铠“二十领”,马铠“不能有十具”。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人铠的数量都远高于马铠,这也应该是当时的普遍情况。其次,这也证明虽然汉末群雄战争中沿用了马铠,但其数量不能与后来的南北朝时期相比。

两晋之前的马铠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西晋之前,马匹非常贵重,战争中仍以步兵为主,骑兵数量有限,以至于马铠并非主流,但自汉末以来逐渐被各路诸侯推广使用;其二,对马的防护古来就有,汉末三国时期,马铠材质仍以皮甲为主。

至西晋倾覆,五胡入侵,匈奴鲜卑、羯等游牧民族问鼎中原并建立政权,割据一方。这些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军队以骑兵为主力,他们的到来使中原战争形式发生了变化,骑兵成为北方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与骑兵崛起同时进行的,是马铠的进化。首先是马铠的普遍化,其次是马铠的金属化。那么,重甲骑兵是什么时候大规模装备金属马甲的呢?根据现有考古成果来看,铁马铠在军队中普遍使用始于东晋,南北朝时期达到巅峰,这一时期的史籍中,“甲骑具装”动辄成千上万,足以说明重甲骑兵已成为当时的主要兵种。

怼是什么意思,耱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北魏重骑兵武士俑,于1953 年在陕西西安草场坡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周渝 摄)

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出土铠甲的数量要远远少于西汉,这给复原当时甲胄的工作造成不少困难,但也不是完全无迹可寻。例如,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喇嘛洞和朝阳十二台乡等地都先后出土了十六国时期的铁马甲。这个时期,马铠形制已相当完备,其结构由保护马头的“马胄”(又称“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荡)胸”、保护马躯干的“马身甲”、保护马屁股的“搭后”组成,马臀部的护甲上还附着长羽毛作为装饰,称为“寄生”。几个部分分别以铁销

相连,不影响马匹活动。护唇、护颈、护颊部分则以甲片铆合而成。这样一套完整的马铠,将战马保护得严严实实,仅留眼、耳、鼻、口、四肢及尾巴暴露在外。这种结构严实、紧密的马铠被时人称为“具装”或“具装铠”。身穿重甲、骑着披挂重甲的马匹的重甲骑兵,就是史书中的“甲骑具装”。

怼是什么意思,耱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北周甲骑具装俑,1983 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地区李贤夫妇合葬墓,现藏于宁夏博物馆(周渝 摄)

从史籍看,军中装备的马铠数量也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前文讲过,汉末群雄逐鹿时,曹操与袁绍交战,当时袁绍军中有三百马铠已是很多。西晋永嘉六年(312 年)十二月,王昌、阮豹率军进攻后赵石勒,结果反被后赵军打得溃不成军,后赵大将孔苌“ 乘胜追击,枕尸三十余里,获铠马五千匹”。这里“ 铠马”数量已是汉末袁绍的十多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战争中,晋军将领段末波(又作段末柸)被石勒俘虏,段部首领段疾陆以“铠马二百五十匹,金银各一簏”为赎金换回了段末波,从侧面反映了马铠甲当时在军事上的重要价值。

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史籍中出现的马铠更是数以万计,隆安四年(400 年),后秦国君姚兴及其大将姚硕德率军五万,从南安峡(今甘肃张家川西)向西进攻西秦。此役一举灭亡了西秦政权,取得“降其部众三万六千,收铠马六万匹”的战绩,这也是史书记载的最多的马铠数量。

怼是什么意思,耱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南北朝具装铠示意图

a 面帘,用以保护马头;b 鸡颈,用以保护马颈;c 荡胸,用以保护马胸;d 身甲,用以保护马腹;e 搭后,用以保护马臀;f 寄生,其作用可能是保护骑兵后背,同时也起到装饰作用。上述6 个部分构成一领完整的马具装,外加骑乘用的鞍具和马镫(g)

典型战例如沙苑之战。东魏天平四年(537 年)十月,东魏丞相高欢亲率二十万人的大军至蒲津攻打西魏,西魏派遣宇文泰前来迎击,决心西魏生死存亡的大战由此展开。面对二十万东魏大军,宇文泰手里军队不足万人,形势岌岌可危。战争爆发后,东魏军对西魏军的左翼军阵发动攻击,左翼很快面临崩溃的危险。千钧一发之际,处于右翼军阵的李弼等将领率甲骑具装对东魏军实行突击冲锋,“铁骑横击之,绝其军为二,大破之”,东魏军溃不成军,七万余人被俘,主帅高欢落荒而逃。根据《周书·李弼传》记载,此役,李弼率领突击东魏军的重甲骑兵仅有“六十骑”,当然还有其他友军打助攻,但西魏能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扭转战局,反败为胜,是重骑兵突击战术的成功运用。

六十余骑重骑兵能打乱数万大军的部署,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不过,自封为“ 宇宙大将军”的侯景,也是凭借八百余名重骑兵纵横江东数年。在南北朝时期的战场上,甲骑具装所向披靡, 并非虚言。

怼是什么意思,耱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北周铁札甲,根据辽宁北票喇嘛洞十六国墓葬出土的甲胄样式绘制(刘诗巍 绘)

南北朝既是重骑兵的黄金时代,也是其盛极而衰的时期。驰骋沙场,所向无敌的重骑兵最终走向衰落主要有几个原因。其一,破甲武器的大量出现。南北朝时期的甲胄材料异常坚硬,覆盖面广,从人到马坚不可摧,许多尖锐兵器都奈何不了。在这种条件下, 锤、锏、斧等钝器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在战场交锋时,钝器不必刺穿坚硬的铠甲,只要以巨大力量将对手震伤、震死即可。其二,重甲骑兵的高防御能力是以牺牲敏捷性为代价的。机动性强原本是骑兵的优势,但战马在披上马具装和载上穿着重甲的人后,机动性大打折扣。

这些弱点使得重甲骑兵只适合在正面战场上突击,在迂回穿插、出奇制胜方面则要吃大亏,于是开始出现骑兵甲胄轻量化的战例。450 年,宋文帝北伐,宋军将领薛安都卸去人、马甲胄,轻装穿插,突袭北魏军阵营。宋军作战异常勇猛,“当其锋者,无不应刃而倒”。西魏军死伤无数,实在气不过,于是令人放箭,结果“夹射不能中”。也就是说,卸去甲胄的宋军因为提高了马匹的机动性,能很好地躲避弓箭飞矢的攻击,从而弥补防御上的不足。

怼是什么意思,耱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辽宁北票喇嘛洞十六国墓葬出土的铁胄

怼是什么意思,耱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复刻的北魏具装甲骑模型

到了南北朝末期,突厥人以轻骑兵在北方大行其道,所向披靡。中原进入隋朝后,多次遭到突厥的袭扰。当时,隋军的重甲骑兵在突厥轻骑兵面前吃了不少亏,只有依靠步兵配合才能抵御突厥轻骑兵的进攻。轻骑兵与破甲武器的广泛使用终于撼动了甲骑具装的地位,隋末唐初,重甲骑兵的神话终于不可挽回地走向破灭。入唐后,轻骑兵取代了重骑兵,就连李世民的坐骑也不再披马铠。身披裲裆铠、骑着披有马具的马匹驰骋沙场的辉煌岁月一去不复返了。

有客西来,至东而止

魏晋南北朝还是甲胄融合的时期。此前的甲胄以札甲为主,没有受到外来甲胄形制的影响。但自这个时期开始,外来甲胄开始融入,成为中华甲胄发展史中的一部分。最典型的当属曹植列举铠甲名目中的“环锁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锁子铠。

锁子甲是用细小的金属扣环互相套扣,通常每一环与四环相扣,层层叠加,形同连锁。这种甲有两大特征:一是密度高,足够坚固;二是柔软性非常好,如同武侠小说中刀枪不入的软猬甲,可以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外面再套上衣袍,不易看出。锁子甲显然来自西方,是中世纪时期流行的主要铠甲,据推测,它在汉末魏晋之际传入中国,主要是北方政权的军队使用。《晋书》中对锁子甲形制有这样的描述:“ 胡便弓马,善矛槊,铠如连锁,射不可入,以革索为羂,策马掷人,多有中者。众甚惮之。”

怼是什么意思,耱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南北朝时期北齐铁札甲武士, 根据河北邺南城出土的铁甲胄样式绘制(刘诗巍 绘)

锁子甲传入的最直接途径是战争。前秦君王苻坚派遣大将吕光征伐西域,大获全胜。吕光在与西域军队的作战中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其中就包括锁子甲。随后,中原地区也逐渐掌握了锁子甲的制造技术,让这一新式甲在中国开枝散叶。不过,当时锁子甲并非主流铠甲,只有新疆、西藏等地装备。尽管如此,它的生命力却比裲裆铠、甲骑具装强得多。后两者到唐代时趋向消亡,而锁子甲则位列《唐六典》,清朝依然能见到身穿锁子甲的武将。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销连”与“铆合”两种新的制甲方式。“销连”是以销为标准件,是定位零件,用来确定零件的位置,前文提及的马铠各部位组合多采用销连法,这是欧洲铠甲的基本制造方式,但中国传统札甲很少采用,直到魏晋南北朝此法传入中国后,中国才开始使用。

“铆合”,指的是用铆钉把物品铆接起来,这种方法当时多用于制胄。南北朝时期兜鍪和胄的主流形制,与三国两晋时期差别不大,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半球体胄顶加甲片编缀的兜,有的从兜鍪两侧下垂,有的则包裹全脸,仅露眼、鼻、口;其二,无胄顶形兜鍪,这种盔与汉代齐王墓出土的铁胄形制相似,不过其所带顿项比齐王胄的要大得多,脑后可开合,应该可以根据头围大小进行微调;其三,普通铁胄,这种铁胄在呼和浩特曾有实物出土,整体由生铁铸成,胄顶有短管,应是插羽毛等饰品之用;其四为兜鍪罩甲,严格来说它不算头盔,只是装置于头盔上的首铠。南北朝时期通过铆合法制作的铁胄、兜鍪还未有实物出土,但这种方法在唐代制胄时得到了发扬。

魏晋南北朝,因兵祸连绵、动荡不安,各政权为了存活或取得霸权,不得不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军事角逐,客观上刺激了军事发展,包括甲胄在内的武备在这一时期推陈出新,可谓中国甲胄承上启下的时代!

怼是什么意思,耱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怼是什么意思,耱的意思最可能与什么有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3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