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一字得失

文/谭玉峰

当代散文|一字得失

经常拨弄文字,对文字的词义使用讲究准确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是有些人往往因为改动一个字却被别人成为老师了。最早的一字之师出在唐朝,有个诗僧法号叫作齐己,很喜欢写诗。他在《早梅》写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好友郑谷来访,二人品读,郑谷说:”写得意境很好,情致也很高。但有一点,你写的是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早梅就是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我觉得应该把数枝改成一枝,这就显得这梅花是早开的梅花。”因为郑谷只提出一个字的修改意见,所以叫一字之师。

到了近代1935年,著名书画家王一亭先生受虞山某氏之托抄写百花诗。在写到其中一首藤花诗时,误将“茸”字写成了“葺”字。当时有一位客居常熟逍遥游公园的新华艺专毕业生,时才25岁的金尘僧见到了王先生的笔迹后,毅然提笔写下了一首名为《戏呈白龙山人王一亭文》寄给了这位艺坛老前辈。诗是这样写的:“丹黄甲乙究瑕疵,自昔曾闻一字师;那许紫茸成紫葺,先生想未橪吟髭。”指出王老先生在抄诗时未经思索细辨就信手写了这个错字。事隔不久,一首名为《七律·奉酬尘僧先生》的答谢诗送到了金尘僧的案头。诗云:“多君只字摘瘢疣,极目天涯未易求。自省衰年多事偾,频经尘劫念生浮。摇毫愧向碑三宿,得句疏悭酒一瓯。半偈有缘共佳话,阑干倚遍海云瘘。”海云瘘,正是王一亭先生书屋之名,这首诗就是年逾古稀的王先生写来的,诗中表示了他对这位一字之师的真挚酬谢。其勤奋好学,勇于改过的谦谦君子之心,跃然纸上。

最近读史却有了一个新的发现,早在宋代,有人却因一字之误丢掉了刚刚到手的大好前程。《宋史》中记载:秀才胡文秀写得一手漂亮文章,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皇帝宋仁宗赵祯亲自接见,问到:“你是本朝的奇才,不过爱卿的考卷里的‘唯’字为什么写成‘厶’字旁?”胡文秀信口解释道:“这两个字可以通用。”宋仁宗当即写下了“吉去”、“吴矣”、“吕台”等几对字递给胡秀才:“既然可以通用,这几对字你给朕念一念,讲一讲。”胡秀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皇帝十分生气的说道:“卿家可以暂时回家继续读书,下次科考再来应试吧。”于是胡文秀的状元就这样被免了。

当代散文|一字得失

读完这个故事,感到这件事情仁宗皇帝不免小题大做,甚为过分。但是仔细一想作为大宋CEO的皇帝那种一丝不苟、严格细致的精神无疑是值得后人效法和提倡的。文字工作讲究的是准确严谨,在科举时代如此,在两军对垒的战场尤其重要。一字之差,相去万里,对于作战指挥员来说关键的一个字甚至能决定敌我的胜负。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摆开战场,动用兵力100余万进行一场誓决雌雄的军阀混战。战前,冯、阎为了更好地联合起来打垮蒋介石,商定在河南北部沁阳会师,然后集中兵力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军。这个时候一个戏曲性的插曲出现了。冯玉祥的一位作战参谋在拟定部队开进命令时,误把“沁阳”的“沁”字多写了一笔,写成了“泌阳”,而泌阳与沁阳一南一北,相距数百公里。冯军接到命令,本来要向北开进的部队却向南开拔。就这样贻误战机,让处于劣势的蒋介石从从容容调动军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真可谓一字定乾坤,如果冯玉祥和阎锡山胜出,中国的近代史一定会改写的。

一字能成师,一字能坏事,真是天壤之别。俗话说军中无戏言,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是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政府部门在起草文件、撰写材料频频出现错误,对于事情的表述不清,用词不准,造成逻辑混乱,语句断层,等等实在令人咂舌。比如在前几年的一次拆迁工作中,拆迁户种植的“蜀桧”被工作人员记录成“苏桧”,结算时争执起来,因为这不同的树种补偿相差数十倍,加上拆迁户的树木已经处理,难以复查,给拆迁造成很大被动。还有在司法工作中常见的因一字之差、一字之误、一字之错影响到最终裁决、判决结果的比比皆是,发人深省。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文字工作如此,从事其他工作也要如此。要认清“细”的本质和意义,养成精细严谨的思维和工作作风,认清事物的本质,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认真工作,减少失误,提高工作标准;规避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图片源自网络)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联系电话:13853164811、18765312921、18653131587;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