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小传

智者大师小传

张一湖

(2016年10月25日)

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小传

一、俗家身世

智者大师名智顗(yǐ),祖籍河南颍川(今河南许昌),父名陈启祖,有经国安邦之才,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宾客。萧绎非常器重他,推荐他入朝领军。母徐氏,温良恭俭,虔诚信佛。

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38年),智顗出生于荆州华容县(今湖北潜江西南)。据说其母怀胎之时,梦见香烟缭绕,五彩漂浮。在梦中,其母想把这些飘浮缭绕的云烟拂去,这时候出现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叫她不要拂去。其母还三番五次梦见吃白鼠,后来找了算卦的人算了,说是这是怀上了白龙的吉兆。智顗降生之夜,神光大放,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中国古代描述圣贤大德的出生,多用这样的手法。

智顗的父母给儿子起名叫“王道”,因为降生时神光大放,又叫“光道”,字德安。所以,智顗的俗名应当叫陈王道,字德安。现在的资料上都说智顗俗名叫“陈德安”,这是不对的。“德安”是字,不是名。

智顗有个哥哥,叫陈针,官至梁晋安王萧方智手下中兵参军。

智顗十五岁那年,湘东王萧绎平息了持续数年之久的侯景之乱(侯景本为北燕叛将,投奔梁朝,成为梁朝重要将领,镇守在河南一带。后来侯景又起兵反叛梁朝,攻占金陵,囚禁梁武帝。梁朝由此陷入混战局面,长达四年)。十一月,萧绎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继位,是为梁孝元帝。陈启祖被拜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封益阳县开国侯,智顗一家也迁至江陵居住。江陵临近荆州,是长江中上游重镇。此时,陈启祖封侯拜将,仕途得意,他当然也希望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培养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然而,出乎陈启祖意料之外的是,他的小儿子王道却萌生了要走另外一条道路的念头。

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小传

二、誓愿出家

智顗出生的年代,正是被号为“菩萨皇帝”的梁武帝萧衍统治南方的时期。梁武帝笃信佛教,在国内大建寺院,广揽高僧,还数次亲自到寺庙“舍身”。据记载,萧梁之世,共有寺院二千八百余所,僧尼约十万人,居士信徒无算(南北朝时期全国僧众最多达到数百万人)。智顗的母亲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她每日在家礼佛,同时还经常到寺院去参拜。

智顗受到母亲的影响,从小跟着母亲一起礼佛。据说智顗自幼“卧便合掌,坐必西向”,稍长,一见佛像,便虔诚礼拜,遇到僧人,必恭敬以待。七岁的时候,智顗跟随母亲到佛寺。寺里的一位老和尚喜爱智顗,为他讲颂了《法华经·普门品》。这是智顗第一次听到《法华经》。此时,在智顗幼小的心灵里,或许已经种上了一颗佛陀智慧的种子。

智顗少年时期,经历了长达四年之久的侯景之乱,其间,“菩萨皇帝”梁武帝被侯景囚禁,活活饿死(舍了身了),战乱遍及东南,官绅百姓惨遭屠戮,四面哀嚎,尸骨遍野,南朝的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在镇压侯景之乱的过程中,梁武帝的一帮儿孙子侄为了争夺王位,内部也是自相残杀。尽管萧绎最终击败了侯景,暂时保住了梁朝,但也已经是气数将尽,朝不保夕。此时,深受佛家思想影响的智顗,已经勘破红尘,立志要走自己的路了。

据说一天晚上,智顗梦见观音菩萨抚摸自己的头顶,接引他出家弘法。第二天早上,智顗就直奔江陵城郊的长沙寺,誓愿作沙门,皈依佛法僧,解救众生苦,百折不回头。回到家里,他向父母表白了自己的誓愿。父母为之大吃一惊!其时,父亲刚刚当上“开国侯”,正想着子承父业呢!智顗的想法让父亲非常恼火。母亲虽说信佛,但是这么可爱的儿子要遁入空门,心里自然也是舍弃不得。这样,智顗的誓愿遭到了家里的一致反对。父母甚至把他锁在房子里,不准他再去寺院。

然而仅仅是在两年后,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智顗十七岁,梁武帝的孙子——编纂《昭明文选》的前太子萧统的儿子萧詧(chá),勾结北朝的西魏,西魏派遣军队攻陷了江陵,梁孝元帝遭俘虏后被杀,梁朝王公以下官吏士民数万人惨遭屠戮,冻馁而死者不计其数。智顗的父母也在战乱中“双双殄丧”,成为萧梁王朝的殉葬品。

“叹荣会之难久。痛凋离之易及。”现实的残酷再一次猛烈地敲打着智顗的心扉,促使他感悟。父母双亡,智顗出家的阻碍不复存在。此时,智顗一刻也不想停留在尘世。孝服一满,智顗就告别兄长,离开江陵,沿江而下,经长江入洞庭湖,然后从湘阴县(那时湘阴县刚设立不久)境内溯湘江北上,至于长沙。来到长沙后,智顗找到了当时的相州刺史王琳,申明出家的誓愿(当时尚无度牒制度,但是士民出家,必须经过官府的批准和证明)。王琳与智顗父亲陈启祖是故交。他支持智顗出家,并为他出家提供了资助。于是,智顗即刻投奔湘州果愿寺,拜法绪为师,受“十戒”,正式成为了沙弥。这一年,智顗十八岁。“果愿”就是实现愿望的意思,智顗投奔果愿寺,实现了自己多年以来的出家的愿望。

有的书上说智顗出家的湘州果愿寺在今湖北黄陂红安一带。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由智顗的徒弟、天台宗五祖灌顶撰写的《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清晰记录了智顗的这一段经历:

“时王琳据湘。从琳求去。琳以陈侯故旧,又嘉此志节,资给法具,深助随喜。年十有八,投湘州果愿寺沙门法绪而出家焉。”

根据灌顶的记叙,王琳本是梁孝元帝、亦即此前湘东王萧绎手下的大将,因战功被任命为广州刺史。后来,西魏兵进攻江陵,孝元帝急忙调王琳担任湘州刺史。江陵被攻陷后,王琳拥兵占据湘州,传檄四方,要为孝元帝复仇。智顗来到湘州,投奔王琳,请求王琳批准、帮助他出家。王琳曾与智顗的父亲陈启祖同为萧绎亲信大臣,很有交情。同时,王琳对智顗的志向很是钦佩,所以,不但批准他出家,而且还资助了他出家的法具。王琳驻扎长沙,智顗好不容易从江陵来到长沙,不可能在得到王琳的批准和资助之后,又千里迢迢跑到跟他素无瓜葛的湖北黄陂红安一带去出家。《别传》记载,智顗出家后,其师法绪带他去北方拜慧旷律师学法,称“仍摄以北度诣慧旷律师”。“北度”即“北渡”,亦即渡江北上。如果是在湖北,就不存在“北度”一说了,可见果愿寺必在湖南,且就在今湖南长沙附近。

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小传

三、得遇名师

智顗本有慧根,他跟随法绪学习后,佛学日益长进。很快,他的师父法绪就自感学浅,不能继续教导智顗了。四大皆空的法绪是一位热心肠的好老师。为了弟子的进步和成就,他亲自带领智顗渡江北上,拜见名僧慧旷律师,从慧旷律师受教。在此,智顗精研律藏、经藏、论藏(佛教称“三藏”),打下了深厚的佛学理论基础。在此期间,智顗对《法华经》产生了特殊的兴趣。为了专心研究《法华经》,智顗辞别了慧旷,隐居衡州大贤山,反复研究《法华经》,并对与《法华经》密切相关的《无量义经》、《观普贤经》做了研究。

陈文帝天嘉元年(公元560年),智顗二十三岁。这一年,智顗结束了在大贤山的潜修,慕名前往光州大苏山(今河南潢川县境内),投依在一代名僧慧思的门下。

慧思是北方最有名的高僧,同时也是一位传奇和尚。南北朝末年,由于佛教发展过快、过滥,佛教与当政王朝、世俗社会、儒道文化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佛教内部各派别的争斗越来越激烈。在南北朝时期,在南朝出现了梁武帝这样的“菩萨皇帝”,陈朝皇帝也继续宠信佛教。但是与此同时在北朝却相继出现了北魏太武帝灭佛和北周武帝灭佛两次大的灭佛运动。同时,佛教内部的争斗也发展到了用“江湖方式”解决的地步,当时很多有名的高僧都被暗杀或者被致残。与慧思同时期、后来被尊为禅宗二祖的慧可和尚就曾经屡遭其他僧徒的迫害,因此失去了左臂。慧思也多次遭到攻击,但是都侥幸逃脱,保全了性命。

慧思本在河北、河南一带传法。他厌恶了北方的血腥,决定去南方,到南岳衡山栖息隐居。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慧思在南下途中路过光州大苏山,正遇上西魏兵进攻萧梁,兵荒马乱,前途受阻,于是慧思就留居大苏山。陈文帝天嘉元年(公元560年),智顗来到大苏山,跟随慧思一住就是七年。慧思非常喜爱智顗,对智顗倾囊相授,尽心栽培。智顗佛学修为突飞猛进,不久就代慧思讲经,而慧思则经常坐在下面认真听讲。慧思的教诲和栽培,对智顗佛学修为的精进产生了关键的影响,为智顗创立天台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智顗对于慧思心悦诚服,且兼感恩戴德。师徒二人情同父子(慧思对智顗常以“义子”相称)。

一天,智顗念诵《法华经》至《药王品》,念到“诸佛同赞: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一句,忽觉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静发,照了法华,若高辉之临幽谷;达诸法相,似长风之游太虚。智顗于是将自己的悟境告诉慧思大师。大师欣然感叹说:

“非尔弗证,非我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 (旋假入空)。”

至此,智顗证得法华三昧,修成了佛缘正果。

由于慧思名气很大,所以,来光州大苏山找慧思讨教、论法的僧众络绎不绝,智顗出类拔萃的佛学修为,令所有来到大苏山的高僧大德叹服不已。其中也有一些不服气的僧人,来与智顗辩论,但都输给了智顗。慧思这样评价自己的爱徒:

“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汝之辩,不可穷矣!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因此,智顗在南北佛学界名声大噪,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成为当时最为瞩目的“佛教明星”。

陈临海王光大元年(公元567年),智顗三十岁了。这时候,慧思决定继续南下衡山完成自己的夙愿。但他不同意智顗跟他一起去衡山。他安排智顗去到陈朝的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去那里传道弘法。智顗无奈,泣别恩师,率领法喜等二十七人南下陈都金陵,开始了独立传法的征程。

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小传

四、金陵传法

师徒临别之时,慧思训诫智顗说:我很早就向往南岳衡山了,只是担心我的佛法没有人去弘扬。现在你基本得到了我的衣钵,我非常欣慰。你要“乘法逗缘,传灯化物,莫作最后断种人也。”意思就是将传承佛法的任务交给了智顗。

智顗初到金陵,可谓人生地不熟。但是由于智顗早已名声在外,所以,受到僧俗两界的特殊关注。但是,金陵毕竟是六朝古都,藏龙卧虎,佛教高僧云集,而且同行相忌,所以,智顗一开始并不是那么招人待见。据灌顶《别传》记载:当时“上德不德又知音者,寡有一老僧,厥名法济。”法济是一位名高望重的老和尚。智顗到来,法济倚卧在佛床上,考问智顗。智顗的回答让法济大吃一惊,从此心悦诚服。此后,法济和尚在朝野上下这么一宣传,智顗立时声名广播,前来学习、求教的僧俗人众络绎不绝。金陵城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叫做大忍法师。这位和尚性喜独处,不善交游,也不出席重要活动。但是他闻听智顗的道行,竟然亲自到智顗住处(时智顗住金陵城外的蒋山)拜访。与智顗一席谈话之后,大忍法师对智顗佩服得五体投地。紧接着,当时佛教界的著名成实论大师、京邑大僧正宝琼大和尚也来看望智顗,与智顗倾谈之后,对智顗礼敬有加。

高僧们纷纷探路之后,轮到官员们登场了。尚书左仆射、享有“一代文宗”之誉徐陵、尚书右仆射周弘正、吏部尚书毛喜、尚书右仆射沈君理等一班朝廷重臣,纷纷来访智顗,对智顗顶礼膜拜。最后,主角出场了。金陵城的一号主角自然是当时的皇帝——陈宣帝陈宣帝延请智顗到瓦官寺居住。智顗在瓦官寺开讲《法华经》,陈宣帝敕令停朝一日,亲自率领群臣到瓦官寺听讲,尊智顗为师。至此,智顗在南朝的佛教界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陈宣帝太建七年(公元575年),在金陵居住了八年之久的智顗,决定离开京师,远赴天台。陈宣帝闻言大惊,赶紧下旨挽留。但是智顗去意已决。就在这年九月,智顗率领弟子慧辨等二十余人,辞别陈都金陵,来到浙江天台山。

智顗离开金陵前往天台,有多方面的考虑。一方面,金陵城太过喧嚣,有乖佛门清净;第二,智顗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系统地整理自己的佛学思想与成就;第三,智顗亲身经历战乱,了解当时的政治形势,对于陈朝的统治,他也许早就看到了它的结局。他不想掺和其中,成为政治的牺牲品。第四,就在他离开金陵的前一年,北朝发生了周武帝灭佛事件,对北方佛教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件事给智顗触动极大,作为一代宗师,他必须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尽管陈宣帝以及徐陵等重臣和金陵僧众殷勤挽留,智顗还是坚持要走。

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小传

五、天台奠基

天台山位于浙江中部,东海之滨,是一座风景奇美的名山。李白曾留有诗句:“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欲往天台住。”李白的这两句诗,恰恰可以成为智顗离别金陵前往天台的写照。当然,智顗没有诗仙那么豪放、浪漫。他率领弟子来到天台,居无定所,经常露宿山间,后来,师徒们在山里找了一块地方盖起了一座茅草庵。师徒们还亲自耕作,生活非常清苦。太建九年(公元577年),对智顗念念不忘的陈宣帝下诏:

智顗禅师,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宜割始丰县调,以充众费;蠲两户民,用供薪水,主者施行。

陈宣帝出手还算大方,一是把始丰县(即今天台县)的赋税送给了智顗,同时,还安排两户农民专门供智顗差使。得到了陈宣帝的支持,智顗迅速扩建寺院,建造了普贤阁。陈宣帝为智顗建造的寺院赐名为“修禅寺”。从这些举动来看,陈宣帝对智顗是诚心诚意的。从此,智顗在天台山潜心礼佛,参真悟禅,多收徒众,广种佛缘,渐渐呈现恢弘之气,为天台宗的创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小传

六、再至金陵

陈至德三年(公元585年)正月,陈宣帝的儿子陈后主三次派遣使节到天台山恭请智顗出山,到金陵讲法。智顗三次都拒绝了。陈后主迁怒使臣,将三位使臣各打了一顿板子。然后,第四次派出一位王爷——永阳王伯智(智顗信徒,法名静智,对智顗“行必随左右,言必称弟子”)前往天台山敦请智顗。智顗无奈,只好勉强答应出山,一下天台。这一年,他四十八岁。

智顗离开天台山来到金陵,被陈后主安排住在皇宫,在太极殿讲经。后主封智顗为“国宝帝师,当世法王”。随后,智顗迁居灵曜寺。智顗虽然并不情愿来到金陵,但是,他还是利用这一机会,积极宣传自己的佛学思想,将《法华经》宣讲得淋漓尽致。陈后主贞明元年(公元587年),智顗移居光宅寺。在这里,他收了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灌顶。智顗的大部分佛学著作都是灌顶纪录和整理的,灌顶为弘扬智顗的佛学思想、为最终创立天台宗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尊为天台宗的“五祖”。

陈后主祯明三年(公元589年),智顗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陈朝的覆灭。隋晋王杨广率领50万大军踏平金陵,俘获陈后主。智顗趁机离开金陵,此后再也没有到过金陵。

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小传

七、授戒杨广

陈朝覆灭,为躲避战乱,智顗离开金陵。已经53岁的智顗要去哪里呢?原来,智顗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前往南岳衡山拜祭已逝的恩师慧思,以报答师恩。于是,智顗率领徒众溯江而上,直奔湖湘。途径江西的时候,智顗突然得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老僧召他去庐山。于是智顗中途改变主意,上了庐山。

智顗一到庐山,立刻成为僧俗人众膜拜的对象。一时间“聚徒千人”,广弘佛法。其时,江西一带反抗隋朝的起义运动风起云涌,庐山是起义运动的中心地带。后人猜测,智顗出于对陈朝的感情、对隋朝的抗拒,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参与其中。这让初平江南、“维稳”任务十分艰巨的隋朝深感棘手。隋文帝亲笔给智顗写了一封书信,信中表示自己发心立愿护持佛法。但是,在信中,隋文帝对智顗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师既已离世网,修己化人,必希奖进僧伍,固守禁戒,使见者钦服,闻即生善,方副大道之心,是为出家之业。若身从道服,心染俗尘,非直含生之类无所归依,仰恐妙法之门更来谤渎。宜相劝励,以同朕心。

一看便知,隋文帝这段话,虽然文辞委婉,但其实却充满了指责和警告,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

为了拉拢、收服智顗,隋文帝的的儿子、扬州总管、秦王杨俊亲笔修书,派遣使者到庐山恭请智顗到扬州弘法。智顗不为所动,婉言谢绝。随后,晋王杨广接替秦王杨俊成为扬州总管。杨广先后三次派遣使者到庐山恭请智顗。智顗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一一谢绝。杨广不肯罢休,第四次遣使敦请,而且言辞极为谦恭、恳切。智顗知道,对于隋朝的拉拢、收服,自己不能一味抗拒。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事件,让智顗深深感到,世俗王朝是得罪不起的。为了保护佛法,保护僧众,他必须妥协。于是,他向杨广提出“四愿”:一愿不以禅法见欺,二愿不责规矩,三愿交往随意,四愿放归丘壑。智顗“四愿”,其实就是“四约”,绵里藏针,柔中带刚。杨广对于智顗的“四愿”满口应承。于是,智顗离开庐山,来到江都(扬州)。

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晋王杨广举办千僧大会,亲笔书写《请戒文》,请智顗为他授戒。智顗为杨广授菩萨戒,还给杨广起了个法号,叫做“总持”。后来,杨广登基,被称为“总持皇帝”。杨广则恭称智顗为“智者”,从此,人们称呼智顗为“智者大师”。

虽然杨广对智顗无比热情、谦恭,但是,智顗对于杨广则始终若即若离、心存戒线。为杨广授戒后,智顗就急着移居江都城外的禅众寺。第二年春,智顗便不顾杨广的挽留,执意西游,要前往衡岳了结心愿。

按照佛教的规矩,僧人每年必须有三个月的时间在寺院静修,不得外出,叫做“安居”。中国佛教界将僧众“安居”的时间规定在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这段时间正好是夏季,所以,也叫“坐夏”。智顗经过江西时,正好赶上佛家“坐夏”时间到了。于是,智顗趁机又上了庐山,在庐山坐夏,讲法。

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小传

八、衡岳报恩

庐山坐夏期满,智顗一刻也不愿耽搁,径走洞庭,再经湘阴溯湘江而上,直奔衡岳。

南岳衡山,本是道教圣地,湘传为道教神仙赤松子修炼成仙的地方。智顗的恩师慧思大师一心向往南岳。在派遣智顗东下金陵后,慧思就来到了衡山。初来乍到,慧思寄居在海印和尚创建的南台寺里。由于慧思名气大,徒众猛增,南台寺住不下了,于是慧思只好另找地方建造寺院。传说,慧思为了找到一块建造寺院的地,乔装与南岳的岳神赤帝祝融下棋,在赢了祝融之后,祝融给了他一块宝地。所以,慧思在衡山建起了般若寺。为了报答岳神祝融的恩德,慧思还在寺内建起了岳神殿,长年供奉祝融。——从这里可以看出佛道两家相互融合、和谐共处的端倪。

慧思来到南岳,使得佛教在南岳得到极大的发展。慧思创建的寺庙保存、沿用至今,成为历代高僧大德的道场,其中就有被奉为禅宗七祖的怀让和尚。

陈太建九年(公元577年),功德圆满的慧思在南岳圆寂了。慧思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最为突出的贡献就是培养出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开宗立派的弟子——智顗,同时,他创建的衡岳道场,成为了中国历代最重要的佛教道场,并使得南岳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

智顗早知恩师圆寂,也早就想到衡岳拜祭恩师,报答师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被耽搁了。现在,智顗终于来到了衡岳,来到了恩师圆寂的地方。四大皆空的智者大师,此时怎能够不思绪万千、泪如雨下呢?

拜祭了恩师之后,智顗怀着报恩之心,在衡山大作法事,广建功德,遂了积年的心愿。随后,智顗依依不舍告别衡山,沿湘江而下,经湘阴,入洞庭,回转其俗世的故乡江陵。

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小传

九、玉泉说法

开皇十二年岁末,智顗回到阔别了近四十年代的故乡江陵。江陵万人空巷,热烈迎接智顗回乡,一万多人聆听了智顗讲法。随后,智顗率徒众入住离江陵城不远的当阳县玉泉寺。

在玉泉寺,智顗用心梳理纷乱的头绪,通过讲法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佛学思想和主张。弟子灌顶将他的讲述纪录、整理成了《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圆顿止观》(又名《摩诃止观》)三部重要著作。这三部著作合称“天台三大部”,集中体现了智顗成熟时期的主要佛学思想,是中国佛教天台宗所依据的最重要的基本理论著作。同时,智顗还在这里提出了“五时八教”的判教主张,确立《法华经》的崇高地位,为天台宗的创立提供了经典依据。

在荆州玉泉寺的讲经说法,是智顗创立天台宗的重要理论活动。智顗在自己的故乡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凝结成了智慧的种子,种植在中华大地上,从此开枝散叶,绵绵不息,而且远布尔日韩。

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小传

十、坐化石城

就在智顗前脚刚刚踏上南岳的石级的时候,晋王杨广催请的使节后脚就跟上了衡山。但是智顗不为所动,仍然按照自己的预定计划,完成了全部的行程。此间,杨广三番五次遣使催请。玉泉山说法之后,智顗决定重返天台。在重返天台之前,智顗不得已再入江都,应付一下杨广。

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智顗再入江都。但是,他一到江都,就向杨广提出要重上天台。杨广千方百计劝留。智顗回复杨广说:自己已经认定天台是寄终之地,所以一心只想回到天台,了却残生。自己在外奔波,唯一担心的就是不能够死在天台,所以经常嘱咐弟子,一旦他死在其它地方,一定要把他的遗骨烧了,送到天台去。智顗的回复,表明了重上天台的决心。但是由于坐夏的关系,智顗还是在江都留了下来,并为杨广撰写了《净名义疏》。这是智顗亲笔撰写的少数佛学著作之一。智顗的大部分佛学著作都是由他的弟子灌顶记录、整理的。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新春,智顗迫不及待地离开江都,重归天台。重上天台后,由于徒众庞杂,良莠不齐,智顗利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制订了一整套戒律。这些戒律从此成为了天台宗的门规。至此,智顗已经从理论到规制,完成了创立天台宗的准备工作,天台宗已经基本成形了。在此期间,智顗还发愿要建造一座寺院,这座寺院在智顗圆寂之后才建成,在隋炀帝期间被命名为国清寺。

杨广仍然缠着智顗不放手,屡次遣使催请智顗下山。开皇十七年,自知不久人世的智顗无奈之下,遗嘱徒众,详细交代了寺院事务,然后随着晋王杨广的使者下山了。十一月,智顗一行到达石城大佛寺(今浙江新昌县西南)。石城是天台山的西门,出了石城,就出了天台山了。智顗到达大佛寺后,“气疾兼笃,不能复前”——病重了,走不动了。病中还带着“气”。这个“气”字,肯定是跟后来弑父杀兄的杨广有关系的。有的人甚至认为智顗或许被恼羞成怒的杨广所害。但是,根据徒弟的记录,智顗病重之后,就拒绝进药进食,坐等圆寂,很有点“绝食”的意思。后人分析,智顗决心死在天台,但又担心过分得罪杨广,为天台乃至佛界招来灾祸,所以,他不得不离开天台山,作出“奉召”的行动。但是他终于不肯离开天台,所以,一到天台的西门,便不肯再向前一步。智顗此举,可以说是两头兼顾了,从中也可以略窥到智者之“智”。灌顶所著《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记录了智顗的这一段经历,可为佐证:

有疾,谓智越云:“大王(杨广)欲使吾来,吾不负言而来也。吾知命在此,故不须进前也。石城是天台西门,天佛是当来灵像处所,既好宜最后用心。衣钵道具分满两分。一分奉弥勒。一分充羯磨。”语已,右胁西向而卧,专称弥陀般若观音。奉请进药。即云:“药能遣病留残年乎?病不与身合药何能遣?年不与心合药何所留?智晞往日复何所闻?观心论中复何所道?医药扰累于他。”又请进斋饭。报云:“非但步影为斋,能无缘无观即真斋也。吾生劳毒器,死悦休归,世相如是。不足多叹。”

这段文字,纪录了智者大师人生的最后时光。

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智顗坐化石城,世寿六十岁,僧睹四十载。

出家于智顗创建的湘阴法华寺的中国近代著名僧人、中华佛教总会第一任会长、“八指头陀”释敬安大师曾专诚到天台拜谒,在智顗曾经布道的地方久久流连,并留下了隽永的诗句。这里且借其《国清寺》一首,作为本文结尾:

樵路行忽尽,青莲拥化城。

水回双涧曲,云截五峰平。

不见寒山子,空闻智者名。

余生何独晚,怀古一伤情。

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小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1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