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姓女孩起名,崔姓女孩起名属兔正月二十八生日?

崔姓女孩起名,崔姓女孩起名属兔正月二十八生日?

新乐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自隋唐确立科举制度,新乐金榜题名者代不乏人。明代文举人31人,清代文举人9人,武举人24人。明清两代贡生266人。文进士方面:唐代1人,元代2人,明代3人,清代3人:武进士清代3人。

唐代 郎余令,进士,新乐曲都村人,官至著作郎;

元代 关思义,新乐西名村人,至正年进士,官至江东廉访使。吴允功,进士

明代三人 :马瑾,明宣德丁未科(1427年)进士,新乐县笔头村人,官至河南巡抚

刘 钊,明天顺丁酉科(1457年)进士,山东青州知府

李昌龄,明万历乙未科(1619年)进士,官至吏部主事

清代三人:阎足兴,康熙丙辰科进士;史书笏,乾隆庚戌科进士,贺县知县;侯国璋,道光进士,褒城知县

武进士有:

安德醇,胶州副将,新乐县西田村人,嘉庆年武进士; 张遇春 、张遇祥 ,新乐县南青同村人,道光乙未科武进士。

古代新乐土地贫瘠,风沙大,造成新乐人耿直,敢说敢当的性格,多出忠臣武将、节妇烈士和纪检监察官员。

曲都村郎氏家族

郎基 字世业。南北朝北齐大臣,北齐新市(今河北新乐)曲都村人。身长八尺,美须髯,博涉群书,尤长吏事。齐天保四年(553),郎基任海西镇将。当时东方白额作乱,淮南各州郡都跟随其叛逆谋反,梁将吴明彻趁机进扰海西,郎基坚守城池百余日,矢尽粮绝,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削木为箭,剪纸为羽”,方击退乱军。还朝后,仆射杨愔慰劳郎基说道:“卿本是文吏,竟然还有武官谋略,“削木为箭,剪纸为羽”,自古并无先例,说你有鲁班墨子的思谋,也不过分啊!”后任侍御史。

皇建元年(560)任郑州长史,兼守颖州郡。颖州郡西界与北周毗邻。因为侯景之乱,北齐禁止东西百姓往来,人们只得暗地里偷偷交往。郎基到任后,发现禁行等条例不合情理,就逐条向书省申报撤销。仅几个月时间,他就将该地积年陈案处理完毕,自不合理条例废除后,诉讼案件就相应减少,百姓也安居乐业。郎基为官清正,不贪赃受贿。有人问他何故,他回答说:“在一个地方任官,连一个木枕都不需要,更何况别的东西?” 唯一的爱好就是让人写书。

他最终死于任所,追赠“骠骑大将军”、“和州刺史”。灵柩出发时,远近市民争相哭送于道路两旁,悲痛欲绝。赐谥号“惠”。

其子郎茂、郎颖。郎茂是隋朝的户部侍郎,隋炀帝时任尚书左丞,著名学者,著《州郡图经》,研究并教授周易,当时全国能言周易的人多出郎茂门下。

郎颖在唐高祖李渊时担任大理寺卿,封常山郡公,掌管全国最高司法机关,大唐律令多出其手 ;

郎基的曾孙子郎余令、郎余庆。郎余令,进士出身,秘书省著作郎,工山水、人物, 画凤与贺知章的草书、薛稷画鹤并称秘书省三绝。

郎余庆在唐高宗时做到御史中丞,执法严酷,不徇私情,因得罪权贵遭到贬黜。

崔姓女孩起名,崔姓女孩起名属兔正月二十八生日?

南苏村元包公苏天爵

元朝南苏村的苏家父子和西名村的关家最为出名。

苏天爵(1294年-1352年),字伯修,号滋溪先生,新乐南苏村人,元代文学家,史学家。曾前后三度任职史官,参与实录修撰,为后世元史研究留下重要史料文献。

至顺三年(1332年),苏天爵以江南行台监察御史的身份去湖北囚犯考察狱案。当时湖北地僻民远,为少数民族杂居之地。他冒着丛林瘴毒,遍历其所辖区域。囚犯纷纷向他伸冤求雪,他问:“廉访司官员每年出巡访查两次,你们为什么不说?”囚犯们都说:“上司复查决狱的情况时,都是敷衍了事,说了也是白说!现在听说御史您来了,如按原判就要受刑,我们必须要伸一伸冤情了!”天爵为此长长叹息,对每个案件进行细心探究,虽值盛夏,他仍深夜燃灯,无所倦怠地处理文书案卷,审理了大批冤假错案,因此声名远播。不久,调入京师为监察御史,在四个月中,苏天爵所上章疏竟达到四十五份之多,自人君而至于朝廷政令、考证古代礼仪祝文、民间里巷幽隐等事,只要是关系到国家政体涉及到朝政得失之事,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令人叹为观止。

至正五年(1345年),此时,朝廷改任宰相,许多政务都因此而有所变更,而天子想使天下达到大治的愿望十分迫切,天爵早晚谋划,为之须发尽白。苏天爵在京畿各地巡查期间,除旧兴废,弹劾不法官吏,兴利除弊之事达783件,他所纠查弹劾的官吏有949人,百姓把他称誉为当今包拯韩琦,但终因不合流俗而受到排挤,最终竟以“不称职”的名义罢免官职。至正十二年(1352年)九月,朝廷下诏任命苏天爵仍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负责军政事务,并带兵于饶(路治今江西鄱阳)、信(路治今江西上饶)一带。由于军政大事繁琐,而苏天爵忧思劳累过多,终因积劳成疾于当年十月病逝军中,享年59岁。

苏天爵为学博而知要,长于记载。一生有诗稿7卷,另著《滋溪文集》、《春风亭笔记》2卷,撰《国朝名臣事略》15卷。

苏志道、苏天爵父子生于新乐南苏村,原先寿安庄,该村建于五代,苏志道当过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因苏氏父子显达闻名遐迩,故此取名苏村,因地处县的东南部,所以叫南苏村。苏志道死后丧在苏先庄,苏天爵建有春露亭,以祭祀先人,安排农户在此看坟,逐渐形成村落,叫苏先庄,现在写作苏仙庄。苏天爵在正定东安丰建有春风亭别墅,前几年东安丰村口立有苏天爵故里碑,其对文化的重视与弘扬,实在令新乐人汗颜。

西名村的关家世代簪缨,关珍为高唐郡王下管民长官,关珍两个儿子关政、关益为赵王府提领,关政的儿子关德聚为真定路都总管。关思义是关珍从孙,进士出身,做到南台御史、江东肃政廉访使。

元代西张村的甄壁教授生徒,隐逸不仕,被称为鲜虞大儒,甄壁之子早死,其女为照顾老父终身不嫁,死后葬在父亲坟墓之侧,可谓孝女。

忠臣李昌龄 马瑾,字守礼,新乐县笔头村人,明宣德二年(1427)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湖南左布政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河南巡抚,清正廉明,家产尽归兄弟,俸禄外一毫不取, 人称“冰雪铁石”;

举人出身的王珉监察御史,正直敢言。

忠臣李昌龄,紫烟楼村人, 吏部主事,主管全国官员的考核调动。崇祯十一年冬十一月,本来丁忧在家守制,大清兵围城,周边的无极行唐获鹿灵寿尽皆沦陷。李昌龄闻讯,带着家人赶到县城,协助知县王应恒昼夜守城,新乐县城得以保存,百姓免于涂炭,本人因劳累过度死在城头之上。 在家丁忧守制,家住农村,他本可以独自逃难,保全身家性命,新乐县城沦陷对他没啥妨碍,但他想的是全县老百姓的身家性命,想到的是 作为官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想到的是读书人的良知,最后保全了全城百姓,自己却活活累死在城头。其后人迁往木村。

清代新乐出了两任镇江知府 ,一个是顺治年间孔村的郝应第,另一个是乾隆年间凤鸣村的杨桂,两人都是举人出身。

循良郝应第,新乐县孔村人,崇祯十三年举人,任山西太谷知县,有惠政,百姓立碑颂之。顺治年间时任镇江知府,政绩显著。致仕家居,协助新乐知县林华皖续修县志、重修伏羲台文庙,总理工程,出力捐资。

清官杨桂,凤鸣村人,新乐民间尊称杨官。杨桂是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历任江苏靖江、丹阳昆山、娄县知县,政绩显著,升任苏州府同知,迁镇江知府,治理有方,万民拥戴。著有《南行草》、《惜阴阁文集》, 退休时,当地官绅百姓赠送杨桂珠子灯,但他没有作为私人财产留在家里,传之子孙,而是存放在新乐县城隍庙,“珍珠八角灯”,高一丈有余,灯分八面,八角有各色珍珠,灯围二人合抱不拢。灯体由透明的珠粒穿制而成,珠光宝气,富丽堂皇。在灯内点燃蜡烛后,五光十色,光彩四溢。每年正月十七庙会时,方圆数百里来此参观者络绎不绝。民间俗语“新乐的灯, 定州的塔,正定城里的大菩萨,保定里的大裂瓜。”

孝妇韩刘氏, 回头岗村人,这村原来叫石头岗,因村西北有一个石头岗子而得名。元朝时石头岗村的韩泰初为中书省知印,洪武七年发配和州。韩泰初之妻刘氏侍奉婆婆随丈夫千里到和州,走到南宫婆婆摔伤了腰,背着婆婆辗转迁徙。到达和州,丈夫死了,婆婆卧病不起,两年后生褥疮,腐烂,亲为之剔除,蛆不再生,适值盛夏,刘氏五十多天昼夜衣不解带,驱赶蚊蝇,喂水喂药,婆婆病危,不能言语,咬刘氏小指以示永诀,刘氏不解其意,斩指滴血和粥以进,婆婆苏醒,月余而卒,埋在側屋园内浅土, 想以后和公公合葬,痛哭五年,明太祖朱元璋闻知,被召到皇宫为皇后妃嫔讲孝道,赐钱赐衣,

送回新乐,发丧她婆婆,免除她家徭役赋税,在县城为之立贞节牌坊。后来康熙年间,新乐闹蝗灾,遮天蔽日,蝗虫到石头岗村回头折返,农作物未受损害,人们都认为是刘氏的孝义感天动地,于是把石头岗改名回头岗。

新乐孝子也很多,父母在百般孝敬,父母去世垒土成坟,结庐守孝三年的孙礼、秦由义、辛岸村的韩魏、城西村的赵世堂,清代东岳村的王清华、相家庄的相作砺等等。

明代还有一些陶渊明一类的品行高洁之人。陶家庄的陶崇古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山东齐东知县,谢珍辞官林下三十年不与干预门外一事,韩竹升任历城知县却不愿受案牍之劳拂袖回归故里。

史家人才辈出 :史阙疑以及其子史经都是举人,史缙任御史,史书笏考中进士。史元龙任蓟州守备,以身殉国。

东田村的安德醇是张遇祥的亲娘舅,早年任怀远营都司、湖北抚标游击、兴国营参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广西与英军作战,炮击英船数只,带兵救援埔圻县,打退英军进攻,因功赏副将衔。1844年任山东济南参将,次年任忻州副将,因剿匪平乱有功,1849年任登州总兵,卒于军中,入祀忠义祠。

崔姓女孩起名,崔姓女孩起名属兔正月二十八生日?

张遇祥是晚清时期南青同村人。张家老大张遇春,武进士 ;老二张遇隆,武举人 ;老三张遇清,武举人,官至副将 ;老四张遇祥,人称四半彪子,武进士, 钦点乾清宫花翎侍卫,二十五岁外放为浙江衢州都司,正式步入仕途。到二十年后还是四品都司,大仗小仗打了不计其数,立下了汗马功劳,每当提拔他时,不是没有送礼打点,就是给上司闹别扭,他脾气暴躁,性格执拗,为此还做了半年牢房。

咸丰八年,由于战功卓著,山东巡抚保奏游击,调部引见。 不料,旧病复发,只得再次请假,回家调养。 1861 年七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逃亡热河,山东捻军渡运河,直逼直隶, 形势危急!八旗都统胜保命令张遇祥于本处招募勇丁五百名,随带军火、器械来威县大营听候差遣。张遇祥将家里的地卖掉,又把家里的所有积蓄拿出来招兵买马。到达前线后,几经交战,被困山东下堡寺,打了三天两夜,寡不敌众,被乱枪刺死!张遇祥远在新乐老家的妻子深明大义,恐怕粮饷不继,军心怠慢,变卖钗环首饰,得银三百两,让儿子送到前线,不料张遇祥已经壮烈牺牲,入京师昭忠祠,世袭云骑尉,是清代新乐唯一写进清史稿忠义列传的人。

林华皖是清代顺治年间的新乐知县,听讼无留狱,征粮无火耗,重视文化教育,修学校、修县志、修伏羲台,被直隶巡抚保荐为八郡循良第一, 升任广东万州知州。现在伏羲台西侧有林华皖重修伏羲台碑 。 有一次林华皖下乡劝农来到北李家庄,该村古时因建庄时只七户, 因此叫七家庄,俗称齐 ( 读 qie) 庄,明朝因崔姓多又称崔家庄。林华皖在村头忽然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心里大喜,一打听读书的这家姓李,于是就说 :“此庄只有李氏多读书,日后必有达者,何不云李氏读书庄乎?”从此叫李家庄。因本县南部有村重名,又改名北李家庄。抗日战争时期,北李家庄出了个闻名冀中的爆破英雄李混子。 请看红色新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3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