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赋予事物一个承载意义、期望与身份的符号,并借此为其未来的发展铺设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深远的祝福、一个无声的预言、一个身份认同的起点,其象征未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期望与愿景: 个人: 父母给孩子取名,往往寄托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如“志远”、“嘉慧”、“安然”)、对品德的期许(如“仁杰”、“守信”、“思齐”)、对人生状态的祝愿(如“乐康”、“欣悦”、“安宁”)或对家族传承的延续(如特定的字辈、纪念先祖)。 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称,需要体现其核心价值(如“诚信”、“创新”)、市场定位(如“高端”、“亲民”)、行业特性(如“迅捷”、“稳健”)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如“环球”、“未来”、“领航”)。 项目/活动: 名称需要清晰传达项目/活动的目标(如“曙光计划”、“春风行动”)、核心理念(如“和谐共生”、“智慧未来”)以及想要实现的积极影响。 2. 塑造第一印象与身份认同: 名字是“第一张名片”: 一个恰当、响亮、富有内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积极的初步印象,激发好奇心和好感度。这为未来的互动和关系建立打下了基础。 定义身份核心: 名字是个人、组织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标识。它帮助确立“我是谁”、“我们代表什么”。一个强大的名字能强化内部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帮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质。 3. 蕴含潜力与可能性: “名正则言顺”: 一个寓意积极、方向明确的名字,仿佛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它像一个无形的灯塔,引导着个体或组织朝着名字所蕴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发内在动力: 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对拥有者(人或组织)产生积极的暗示和心理激励,鼓励其努力去“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品质和未来。 4. 象征连接与传承: 连接过去与未来: 名字常常承载着历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当下(时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它像一个纽带,连接着起源和归宿。 建立情感纽带: 一个被用心赋予、饱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拥有者与命名者(如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份情感是未来关系的重要基石。 传承价值: 名字中蕴含的价值观(如勇敢、智慧、仁爱)或精神(如探索、坚韧、合作)是希望在未来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 5. 在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与价值: 品牌资产的核心: 在商业领域,一个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无形资产之一。它帮助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承载品牌承诺,并最终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一个有远见的名字能为品牌未来的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总结来说,“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什么,象征着未来”的核心在于: 意味着: 深思熟虑地注入期望、定义身份、赋予意义、建立连接、并期望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着: 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一个有待实现的蓝图、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以及一份承载着祝福与责任的传承。 它是对未来潜力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和积极召唤。 因此,起名绝非随意之举,而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充满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仪式。一个好的名字,如同一颗精心挑选的种子,蕴含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它既是当下的承诺,也是通往未来的第一声回响。

破译《周易》第四部分十六种早衰波折社会形势之七——蛊

7.蛊

破译《周易》第四部分十六种早衰波折社会形势之七——蛊

[社会形势]蛊可以看成是农历一月剥、农历五月姤或农历九月泰自然天气的极端异常变化,是农历五月姤社会形势的早衰复兴情形。从社会形势上看,蛊源于农历五月升,继续振兴可以变成农历五月巽,而重新衰退会变回升。蛊况时期,君王及时觉醒,励精图治。

此时国家君王英明自律,能够审时度势,知人善用,顺应民心,勤勉政务,严明无私,公正执法;上层官吏罔顾时局,鼠目寸光,自私失德,贪婪荒淫,卖官营私,徇私枉法;下层官吏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工商业主诚信守法,公平文明,忠君爱国;民中才俊品德高尚,诚实努力,是非分明,爱国守法;黎民百姓生活勉强维持,人心未孚。蛊况时期是姤况(国家全面和平建设中期取得胜利后)的早衰恶化后的复兴情形,君王的主要任务是在安抚民众、争取人民的信赖和支持的基础上,拨乱反正,整顿上层官吏作风,努力恢复政治清明。

蛊①:元亨,利涉大川②,先甲三日,后甲三日③。

[注释]①蛊:音古gǔ,社会状况代名词。蛊字传说把许多毒虫放在器皿里使其互相吞噬,最后剩下不死的毒虫称作蛊。概因官吏腐败堕落,他们犹如器皿里的毒虫而得名。②涉大川: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商殷盘庚帝率臣民南渡黄河迁都,借以建立威信,整顿吏治,实施改革,使商殷重新复兴,用“涉大川”比喻君王实施重大举措。

其二是关于周朝起源的典故:周王室的始祖是后稷,原名为弃,尧帝时为“农师”,因发展农业耕种有功,被封于邰(今陕西省武功县),赐号为“后稷”,并取姓氏为“姬”。后稷的第四代子孙公刘时周部落迁移至豳(今陕西)。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戎狄部落侵袭逼迫,不得不离乡远徙。他们历尽艰辛,越过漆水沮水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周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周部落到此后经济发展快速,国力迅速恢复壮大。这时可以用“涉大川”比喻部落迁移避祸,谋求发展壮大。此处《周易》用“涉大川”比喻君王实施重大举措。

③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甲,十天干之首,在这里是指针对上层官吏而言。如果君王复兴顺利的话,国家接下来将进入巽况时期,巽况六五有“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将两者关联考虑,本文认为“甲”是指针对上层官吏而言。三日,虚数,较多日的意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本文认为应该是先几日与上层官吏沟通劝诫,制定政策措施,后几日令上层官吏坚决执行的意思,就象《尚书》中盘庚迁都。

[释文]蛊况时期:君王至为亨顺,国家进行大的变革是有利的,应先几日与上层官吏沟通劝诫,制定政策措施,后几日令上层官吏坚决执行。

[讲解]蛊源于升。升况时期,国家经济萎缩,民众被盘剥欺压,反政权力量不断壮大,如果国家继续衰败,将进入师卦、坤况时期,政权将走向灭亡,幸而君王开始觉醒,励精图治,挽救政权,使国家进入蛊况时期。由于国家衰败是由政治黑暗引起,君王若要拯救政权,必须要整顿官吏作风,而且首先要扭转上层官吏的不正作风,然后依靠上层官吏整顿下层官吏的作风。大概如此,《周易》蛊况况辞“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认为在蛊况时期,君王及时觉醒,是非常亨顺的,必须要进行大的变革整顿官吏作风,要首先花几日时间劝诫上层官吏,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顾虑,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然后坚决推行变革,令行禁止。

初六①:干②父之蛊,有子,考③无咎。厉,终吉。
[注释]
①初六:第一爻,针对黎民百姓而言。“六”,表示黎民百姓生活勉强维持,从精神、生活、工作、社会地位、安全、种族繁衍等方面综合评价结果不及格,评分在六分以下。②干:冒犯,这里有“匡正”的意思。③考:死去的父亲。

[释文]初六:匡正父辈的毒害,有儿子君临天下,先父会免遭百姓的侮辱。对黎民百姓应实行严格的管理,最终是吉祥的。

[讲解]蛊况时期,君王实施变革,复兴国家,拨乱反正,匡正父辈的遗乱,消除上代君王在黎民百姓中造成的积怨,必然会影响前任君王的声誉。如果君王身为前君王的儿子,民众心虽有不满,但行动上不得不有所顾忌,以保持君王的尊严。此时为避免黎民百姓受人蛊惑而发生民乱,影响变革的实施,君王应对百姓实行严格的管理,以保证国家顺利复兴,回复至国家发展的正轨。

九二①:干母②之蛊,不可贞。
[注释]
①九二:第二爻,针对才智出众的民中才俊而言。“九”,表示民中才俊品德高尚,从精神、生活、工作、社会地位、安全等方面综合评价结果优秀,评分在九分以上。②母:母亲,此处借以说明民众才俊是平民的身份。《周易》第二爻说上辈很少言“父”,只言“母”,似乎与商末及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有关。贵族的嫡长子继承父业、官爵,而其他孩子虽承接了父母血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却无法继承贵族的官爵。商末“学校”中学生多为这些贵族子弟。

[释文]九二:匡正上辈人的毒害,民中才俊不可过于克制自己谨小慎微。

[讲解]蛊况时期,君王匡正上辈人的遗乱,利国利民,民中才俊应积极帮助和配合君王,宣传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帮助民众理解君王的变革,稳定社会,为国家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民众才俊帮助君王,也有利于锻炼自己,让君王发现自己,有助于自己的前途。

九三①: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注释]①九三:第三爻,针对工商业主而言。“九”,表示工商业主诚信守法,从精神、生活、工作、社会地位、安全等方面综合评价结果优秀,评分在九分以上。

[释文]九三:匡正父辈的毒害,(工商业主)稍有悔恨,但没有大的灾咎。

[讲解]蛊况时期,官吏腐败堕落,贪赃枉法,工商业主人在屋檐下,不得不忍受官吏的欺辱,有时甚至为讨方便或蝇头小利,不得不行贿官吏。但是官吏腐败才是万恶之源,工商业主即便行贿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久而久之变成自然。

六四①:裕②父之蛊,往见吝。
[注释]
①六四:第四爻,针对小官吏、衙役和军卒等下层官吏而言。“六”,表示下层官吏从政务、管理、执法等方面综合评估结果不及格,评分在六分以下。②裕:衣食无忧、富裕。

[释文]六四:因父辈的腐败而生活衣食无忧,长此以往会出现忧吝的。

[讲解]蛊源于升。升况时期,官吏腐败,贪赃枉法,索贿受贿,养肥了自己。而在蛊况时期,君王开始整顿吏治,首先整治上层官吏作风,不久将会轮到下层官吏整顿风气。

六五①:干父之蛊,用誉。

[注释]①六五:第五爻,针对王公大臣、诸侯、士大夫等上层官吏而言。“六”,表示上层官吏罔顾时局,从政务、管理、执法等方面综合评估结果不及格,评分在六分以下。

[释文]六五:匡正父辈的毒害,(上层官吏)会利用到自己的声誉。

[讲解]蛊况时期,君王实施大的变革,整顿上层官吏作风。为了减小变革阻力,君王此时只会选择少数民愤极大却拒不改悔的上层官吏加以惩治,对大多数上层官吏采用安抚策略,同时为笼络人心,给官吏树立榜样,君王会提拔任用一些声誉良好的官吏,以重振官风。

上九①:不事王侯②,高尚其事。

[注释]①上九:第六爻,针对君王而言。“九”,表示君王能够审时度势,知人善用,从政务、管理、执法等方面综合评估结果优秀,评分在九分以上。②王侯:王侯,指王亲国戚。据葛英会先生、徐义华先生研究,甲骨文中的王×,是指王族或原属于王族的人(徐义华,商代国家性质申论,殷都学刊,2007,第1期,P8~17)。

[释文]上九:不做仅去迎合王亲的事,而应做那些高尚的事。

[讲解]治国的关键在于“安民”,民安则政权稳固。蛊况时期,官吏腐败堕落,百姓生活接近贫苦,如果继续任由官吏为所欲为,欺压盘剥百姓,最终有可能爆发民变,动摇整个政权。大概因此,《周易》蛊况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认为在蛊况时期,君王不要曲意迎合或纵容王亲国戚们,要做那些顺应民心、利国利民的高尚事,安抚民众,争取社会安定和民众信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16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