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赋予事物一个承载意义、期望与身份的符号,并借此为其未来的发展铺设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深远的祝福、一个无声的预言、一个身份认同的起点,其象征未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期望与愿景: 个人: 父母给孩子取名,往往寄托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如“志远”、“嘉慧”、“安然”)、对品德的期许(如“仁杰”、“守信”、“思齐”)、对人生状态的祝愿(如“乐康”、“欣悦”、“安宁”)或对家族传承的延续(如特定的字辈、纪念先祖)。 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称,需要体现其核心价值(如“诚信”、“创新”)、市场定位(如“高端”、“亲民”)、行业特性(如“迅捷”、“稳健”)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如“环球”、“未来”、“领航”)。 项目/活动: 名称需要清晰传达项目/活动的目标(如“曙光计划”、“春风行动”)、核心理念(如“和谐共生”、“智慧未来”)以及想要实现的积极影响。 2. 塑造第一印象与身份认同: 名字是“第一张名片”: 一个恰当、响亮、富有内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积极的初步印象,激发好奇心和好感度。这为未来的互动和关系建立打下了基础。 定义身份核心: 名字是个人、组织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标识。它帮助确立“我是谁”、“我们代表什么”。一个强大的名字能强化内部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帮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质。 3. 蕴含潜力与可能性: “名正则言顺”: 一个寓意积极、方向明确的名字,仿佛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它像一个无形的灯塔,引导着个体或组织朝着名字所蕴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发内在动力: 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对拥有者(人或组织)产生积极的暗示和心理激励,鼓励其努力去“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品质和未来。 4. 象征连接与传承: 连接过去与未来: 名字常常承载着历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当下(时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它像一个纽带,连接着起源和归宿。 建立情感纽带: 一个被用心赋予、饱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拥有者与命名者(如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份情感是未来关系的重要基石。 传承价值: 名字中蕴含的价值观(如勇敢、智慧、仁爱)或精神(如探索、坚韧、合作)是希望在未来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 5. 在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与价值: 品牌资产的核心: 在商业领域,一个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无形资产之一。它帮助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承载品牌承诺,并最终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一个有远见的名字能为品牌未来的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总结来说,“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什么,象征着未来”的核心在于: 意味着: 深思熟虑地注入期望、定义身份、赋予意义、建立连接、并期望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着: 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一个有待实现的蓝图、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以及一份承载着祝福与责任的传承。 它是对未来潜力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和积极召唤。 因此,起名绝非随意之举,而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充满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仪式。一个好的名字,如同一颗精心挑选的种子,蕴含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它既是当下的承诺,也是通往未来的第一声回响。

吴人民|_园中的榆树

吴人民|_园中的榆树

园中的榆树

◎吴人民

故乡的春天,风景如画,鸟语花香。山野里的风,吹开了滿山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到处都能听到布谷鸟的阵阵啼鸣。

我家园中东南角有一棵老榆树。春风把榆树吹醒,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地歌唱,如同一场音乐会,那声音美妙极了。四月初榆树便冒出褐色的芽,逐渐变深,变绿,微风轻轻吹拂,那褐色的芽,瞬间便变成嫩黄泛绿的榆树钱儿,一堆一堆地簇拥着,就像一棵摇钱树。《本草纲目》载:“榆未生叶时,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榆钱又与“余钱”谐音,寓意富贵吉祥,故名榆钱,榆树钱圆圆的,很像古代的钱币。

盛夏季节,榆树像把天然的太阳伞,伸展着巨大臂膀,给我们送来一片绿荫。太阳炙烤着大地,蝉鸣声不绝于耳。

吴人民|_园中的榆树

树上,蝉在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地叫着(蝉又称知了)。中午,我和弟弟趁大人睡觉时,悄悄地到家里屋,找到蝇甩(蝇甩用马尾做成,用来赶苍蝇、蚊子),把蝇甩上的马尾取几根,到园里网“知了”(我家园里树很多,有榆树、香椿树、枣树、洋槐树、国槐、梧桐树、豆树、桑葚树、杏树、石榴树、苹果树、桃树、樱桃树等)。雄蝉很精,一天到晚唱个不停,不好网;雌蝉(当地称哑巴知了),我们都说它“痴”,好网,每次和弟弟一起能网很多“知了”,将“知了”放在家里和弟弟妹妹玩耍,有时将哑巴“知了”让妈妈给烧烧吃。

奶奶每次知道后,千叮咛,万嘱咐,注意危险,园里有井,不要在井边玩耍。隔代亲自己的孙。奶奶疼爱孙子,孙子在身边,感到生活是幸福的,快乐的,孙子是她的一切,有了孙子就有了生活的意义。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们终生难忘。

吴人民|_园中的榆树

榆钱营养丰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钙、磷、铁、维生素B1、B2、烟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清代张潮《人海记》中写道:“三月初旬,榆荚方生,时官厨采供御膳。”榆钱也成了宫中供品之一。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吃罢榆树钱粥后,挥笔写下了“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的诗句。

榆树是无私奉献的,被称为真正的“野菜之王”。清吴其睿《救荒本草》中载:“榆钱树,采肥嫩榆叶,热水浸润,油盐调食,其榆钱煮靡羹食,甚佳。”在那三年自然灾害闹饥荒的岁月,榆树就能贡献自己的全部所有,榆树钱吃完了,就捋榆树叶吃,还可以揭下树皮,做榆面窝窝,榆树面面条,还可做汤做菜。榆树钱可以直接捋下来吃,甜甜的,香香的;可拌上杂粮面蒸熟了炒着吃、凉拌吃,软软的,嫩嫩的;还可蒸包子、包水饺、卷煎饼,清新爽口,美味无穷。

榆钱不但吃起来非常美味可口,而且具有一定的药效,被称为“树上安眠药”。榆钱性平,味甘而微辛。《中国中药资源志要》: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止咳化痰、清热利水、杀虫消肿。中医辨证榆钱具有清除湿热、通淋利便、和胃健脾、消食等功效。适量食榆钱可助消化,防便秘等。

吴人民|_园中的榆树

食用榆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者慎用。脾、胃虚弱者不可多食。

我爱榆树,春天,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柔软碧绿的枝条挂滿了榆树钱儿。夏天,艳阳高照,树上知了在高声歌唱,树下又是纳凉聊天的好地方。秋天,叶子逐渐变成橙色和黄色,微风吹来,榆钱便飘飘悠悠地从树上降落下来。冬天,白雪皑皑,榆树就像穿上白色的纱裙,像个石雕少女。

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对生话充滿热情和希望,不畏艰难,勇往向前,像榆树一样勇敢、坚强,生生不息。

(编辑:高一平)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吴人民|_园中的榆树

作者简介

吴人民,山东龙口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山东老干部诗词协会、书画协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散文学会会员,龙口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黄河文艺》杂志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在多次征文中获奖。

壹点号烟台散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5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