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赋予事物一个承载意义、期望与身份的符号,并借此为其未来的发展铺设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深远的祝福、一个无声的预言、一个身份认同的起点,其象征未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期望与愿景: 个人: 父母给孩子取名,往往寄托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如“志远”、“嘉慧”、“安然”)、对品德的期许(如“仁杰”、“守信”、“思齐”)、对人生状态的祝愿(如“乐康”、“欣悦”、“安宁”)或对家族传承的延续(如特定的字辈、纪念先祖)。 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称,需要体现其核心价值(如“诚信”、“创新”)、市场定位(如“高端”、“亲民”)、行业特性(如“迅捷”、“稳健”)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如“环球”、“未来”、“领航”)。 项目/活动: 名称需要清晰传达项目/活动的目标(如“曙光计划”、“春风行动”)、核心理念(如“和谐共生”、“智慧未来”)以及想要实现的积极影响。 2. 塑造第一印象与身份认同: 名字是“第一张名片”: 一个恰当、响亮、富有内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积极的初步印象,激发好奇心和好感度。这为未来的互动和关系建立打下了基础。 定义身份核心: 名字是个人、组织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标识。它帮助确立“我是谁”、“我们代表什么”。一个强大的名字能强化内部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帮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质。 3. 蕴含潜力与可能性: “名正则言顺”: 一个寓意积极、方向明确的名字,仿佛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它像一个无形的灯塔,引导着个体或组织朝着名字所蕴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发内在动力: 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对拥有者(人或组织)产生积极的暗示和心理激励,鼓励其努力去“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品质和未来。 4. 象征连接与传承: 连接过去与未来: 名字常常承载着历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当下(时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它像一个纽带,连接着起源和归宿。 建立情感纽带: 一个被用心赋予、饱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拥有者与命名者(如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份情感是未来关系的重要基石。 传承价值: 名字中蕴含的价值观(如勇敢、智慧、仁爱)或精神(如探索、坚韧、合作)是希望在未来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 5. 在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与价值: 品牌资产的核心: 在商业领域,一个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无形资产之一。它帮助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承载品牌承诺,并最终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一个有远见的名字能为品牌未来的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总结来说,“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什么,象征着未来”的核心在于: 意味着: 深思熟虑地注入期望、定义身份、赋予意义、建立连接、并期望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着: 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一个有待实现的蓝图、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以及一份承载着祝福与责任的传承。 它是对未来潜力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和积极召唤。 因此,起名绝非随意之举,而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充满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仪式。一个好的名字,如同一颗精心挑选的种子,蕴含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它既是当下的承诺,也是通往未来的第一声回响。

《说文解字》第575课:细说“毅”,士不可不弘毅的“毅”字何义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殳”部的三个汉字:“[宫殳]、殽、毅”。这三个字中,前两个字是现代汉语生僻字,“毅”字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毅”,《论语》所说的的“士不可不弘毅”一句中,“毅”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答案就在这一课。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宫殳]。(GB字库中没有此字,所以只能描述字形,左宫右殳)。读tóng。《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宫殳],击空声也。从殳,宫声。”形声字本义是击空声。所谓的击空声,就是敲击空的器物的声音。这个中空的器物可以是鼓,管,瓶等,总之发出的声音就是[宫殳]。

《说文解字》第575课:细说“毅”,士不可不弘毅的“毅”字何义

(打鼓的人)

徐锴《说文系传》:“谓品外无隙,内空,击之,其声[宫殳]然。”《广雅·释诂四》:“[宫殳],声也。”典籍均未见应用实例。

“[宫殳]”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575课:细说“毅”,士不可不弘毅的“毅”字何义

([宫殳]的小篆写法

2、殽。读音有三个:

(一)xiáo。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殽。相杂错也。从殳,肴声。”形声字本义是混杂;杂乱。就是后来的“淆”。这个字从“殳”,应当指这个混杂;杂乱是兵器‘殳’搅扰所致。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按:‘杂错’之训,正字当为‘爻’,必有本义,许时已失专矣。”

《说文解字》第575课:细说“毅”,士不可不弘毅的“毅”字何义

(杂乱的房间)

《广雅·释诂三》:“殽,乱也。”《广韵·肴韵》:“殽,溷殽;杂也;和也;乱也。”

《国语·周语下》:“如是,而加之以无私,重之以不殽,能避怨矣。”韦昭注:“殽,杂也。众人过郊,单子独否,所以不杂也。”像这样,再加上(单公)不拉私人交情,不附和众人送出城郊,就能避免招致怨恨。指单公不混杂在众人之中。《汉书·食货志》:“铸作钱布,皆用铜,殽之连锡。”颜师古注:“以连及锡杂铜而为钱也。”按:连即链,铜属,依《玉篇》应即铅。铸造钱币都用铜,杂以铅和锡。汉代的钱币,一般是混合了铜、铅、锡金属铸成。

《说文解字》第575课:细说“毅”,士不可不弘毅的“毅”字何义

(汉代的五株钱)

(二)yáo。读音出自《广韵》。用法有二:

(1)山名。后写作“崤”。一称嵚崟山,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小部》:“殽,字亦变作崤。”《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晋人御师必于殽。”杨伯峻注:“殽,亦或作崤,崤山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六十里,西接陕县界。”

《说文解字》第575课:细说“毅”,士不可不弘毅的“毅”字何义

(崤山的位置)

(2)通“肴”。肉;菜肴。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小部》:“殽,假借为肴。”《诗·小雅·宾之妆筵》:“笾豆有楚,殽核维旅。”竹笾木豆排列得整整齐齐,笾豆里的菜肴是那样的精致。《西游记》第一回:“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殽渣。”孙悟空刚发现水帘洞时,隐约有人生活过的痕迹。

《说文解字》第575课:细说“毅”,士不可不弘毅的“毅”字何义

(精美的菜肴)

(三)xiào。读音出自《集韵》。通“效”。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小部》:“殽,假借为效。”用法有二:

(1)效法。《礼记·礼运》:“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孔颖达疏:“殽,效也。言圣人制礼又效于地。”所以礼这个东西,一定是源出于天,效法于地,参验于鬼神。

(2)征验;效果。《太玄·密》:“密于腥臊,三日不觉殽。”范望注:“殽,效也。言相克害,终日不效也。”

“殽”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575课:细说“毅”,士不可不弘毅的“毅”字何义

(殽的小篆写法

3、毅。读yì。《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毅,妄怒也。一曰有决也。从殳,豙声。”形声字本义有两个:

本义之一:妄怒;盛怒。即《说文》所说“妄怒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气盛曰妄。”所以,妄怒,就是盛怒。

《说文解字》第575课:细说“毅”,士不可不弘毅的“毅”字何义

(盛怒)

本义之二:果决;刚强;坚韧。即《说文》所说“决也。”《广韵·未韵》:“毅,果敢也。”《书·皋陶谟》:“扰而毅。”孔传:“致果为毅。”驯服而又刚毅。《论语·泰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何晏注:“毅,强而能断也。”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弘毅,就是“强毅”(见杨伯峻《论语译注》),这里的“毅”,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毅力”的“毅”,用的就是《说文》所列“决也”,就是“果决;刚强;坚韧”之义。

《说文解字》第575课:细说“毅”,士不可不弘毅的“毅”字何义

(有毅力的登山人)

后世所说的“毅”,通常指的是这个意义下的“毅”。

王安石《杜甫画像》:“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用的也是这个本义。

《说文解字》第575课:细说“毅”,士不可不弘毅的“毅”字何义

(现代人蒋兆和作杜甫像)

本义之外,毅还有其他用法:

(1)严酷;严厉。《韩非子·内储说上》:“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为其手。子贡曰:‘弃灰之罪轻,断手之罚重,古人何太毅也?’”旧注:“毅,酷也。”殷商的法令规定,在街上倒灰的人,要砍掉他的手。子贡说:“倒灰的罪轻,断手的刑重,古人怎么这般严酷啊!

(2)胜。《尔雅·释诂上》:“毅,胜也。”郭璞注:“毅,得胜也。”

(3)困。《广雅·释言》:“毅,困也。”

以上两义典籍未见用例。

(4)围棋术语。棋死结局为毅。宋徐铉《围棋义例·诠释》:“毅,提也。棋死而结局曰毅,既毅而随手曰复毅,俗又谓之提。”毅,就是提。

《说文解字》第575课:细说“毅”,士不可不弘毅的“毅”字何义

(提子)

此外,毅还是姓氏。《万姓统谱·未韵》:“毅,见《姓苑》。”

“毅”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575课:细说“毅”,士不可不弘毅的“毅”字何义

(毅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575,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14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