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4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4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7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9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4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4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7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9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4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4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5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case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7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ex_word in /www/wwwroot/www.bbqim8.com/wp-content/themes/justnews6.0.1/functions.php on line 1179

“稀”,稀缺,“爱它”就是意识到会失去它 | 模糊谈判力 第五十五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732篇推文。
全文共2110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1 引言
1975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校园里,心理学家史蒂文-韦斯特教授正忙着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向随机在校园里路过的27名大学生做一项调研,询问他们对校园里的一家学生食堂的评价;
嗯,正如大部分学校那样,学生们对食堂的印象通常不会太好;
史蒂文教授拿到的调研结果里,78%的学生认为这家食堂里伙食不太好吃;
仅有22%的人觉得还凑活。
这个实验并没有结束;
九天后,史蒂文教授再次找到这27名学生,又做了一次调研;
调研内容依然还是对这家食堂的评价;
但和第一次不同的是,在调研之前,史蒂文教授把这些同学分成了三组(A,B,C),并给每组看了一个不同的信息;
A组得到的信息是,
因为一场火灾,这家食堂会停业两个礼拜,你们可能要去另一个食堂吃饭。
B组得到的信息是,
这个食堂的饮料机坏了,可能几天内都无法提供饮料。
C组得到的信息是,
这个周末,学校大礼堂会上演一个新电影。
照理说,时隔九天,同样的27名学生对相同的一家食堂的评价,应该不会有变化;
但史蒂文教授就是想知道,在得到了不同的信息后,这些评价会不会产生变化呢?
有意思的是,这三组评价中,有两组和我们的猜测一样,和第一次几乎没有区别;
但有一组评价,和第一次相比,对食堂食物的好感度上升了将近30%!
你猜猜是哪一组?
2 稀缺的秘密
我们依然在“模糊谈判力”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今天要聊的,是“七字说服力”的第六个字,“稀”;
“稀”,就是“稀缺”的意思,
越是“稀缺”的东西,越让人在乎,也就越有说服力。
在“模糊谈判论”里,“稀”字说服力,撕开的分类是“战Vs逃”;
或者说,
“稀”字实现说服力的角度,是“动机”。
著名的英国作家,G-K-切斯特顿,说过这样的话,
所谓“爱”它,就是意识到了可能会失去它。
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我们经常听人说,“物以稀为贵”;
为啥“稀有”的东西就会贵?
因为,如果你现在不买,未来就可能买不到了。
这潜在的“失去”预期,让“稀有”变得昂贵。
类似的,想要说服对方接受你的某个方案?
你得先让对方“爱”上你的方案,对吗?
而“爱”上它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
让对方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它。
回到文首的实验中,你猜到哪一组提高了学生们对食堂的评价?
没错,A组。
为什么?
因为A组接收到的信息,让学生们意识到,接下来的两周,自己将失去在这个食堂吃饭的机会。
尽管,这个食堂的食物其实并不好吃;
尽管,校园里还有其它的食堂可以选择;
尽管,停业并不是永久,只是两周;
但至少在停业前,他们还有可以选择去吃这家食堂(而不是别的食堂)的权利;
尽管这个“权利”可能在平时看来并非那么诱人,但一旦你失去一项权利,你就会变得更加珍惜,更加“爱”它。
所以,A组学生对这家食堂食物的评价,提高了30%!
(相关实验见:Increasing the attractiveness of college cafeteria food: A reactance theory perspective. West, S. G. (1975).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5), 656–658. doi.org/10.1037/h0077033)
3 达成协议
桑迪,是亚利桑那州的一名离婚律师;
很多时候,她的工作都是为两个处于矛盾中的夫妻,提供调解帮助。
毕竟,把离婚争议最终闹到法庭上,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金钱成本,都对双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桑迪是一名很成功的离婚律师,她很擅长调解。
一般来说,如果双方的矛盾很尖锐,是那种一见面就鸡飞狗跳的那种,桑迪会选择让双方在不同的会议室坐下;
然后,桑迪会分别进入两个会议室,以“对方”的身份来和当事人谈。
通常,在桑迪的指导下,双方都会各自起草一份离婚协议的初稿,写好自己的离婚条件;
桑迪会带着其中一份,来到对方的会议室征询意见,再回到另一个会议室再次征询意见并修改,最终达成协议。
可这并非那么容易,在感情因素占比极大的离婚谈判中,双方似乎总是不那么理性;
尤其面对“孩子”的问题,两个人都会变得极为情绪化,即使这场谈判不是面对面的,依然都毫不退让。
桑迪有时会用一些技巧,试图来说服当事人;
比如,当她从一间会议室出来,走进另一间会议室时,她会显得很疲惫,说
我费尽口舌争取到了最后这个条件,只要你同意,我们就能最终达成协议!
桑迪的好友,心理学家罗伯特教授,认为这个措辞有改进的空间;
他建议桑迪,以后应该尝试这样说,
好消息,我已经争取到了一个协议!只要你能答应这最后一条。
桑迪在随后的实践中发现,这个改动让她的调解成功率大大提高!
每次和罗伯特吃饭,桑迪都会激动地告诉他,
罗伯特,真神奇,这句话改了以后,几乎每次都能成功!
让我们看看这个措辞前后到底有什么区别?
修改前的措辞,率先给出了一个条件,它在暗示,这个协议还没到手,它还需要最后一个步骤;
而修改后的措辞,率先告诉对方,这个协议已经到手了,只要不拒绝这最后一条。
区别在哪里?
第二句的魔力在于,
让听者意识到,如果不珍惜,这个好不容易得到的协议,就会失去。
在恰当地让对方产生了即将“失去”的感觉,说服力油然而生。
4 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内容的背后,依然都是“模糊谈判论”的影子;
分类、二元、语言、极端;
“稀”,“稀缺”的本质,是对“战Vs逃”二元差异的极化;
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战 Vs 逃(做Vs不做),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寻找决策动机;
当“动机”还没出现之前,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没有说服力;
“稀”,可以让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让人对“失去”的感受越分明,“稀”字说服力就越极端;
说服力的流动,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
–
–
–
这里是“谈判思维”!
“模糊谈判力 第五十五篇” 待续
— 桔梗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2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