馐是什么意思?珍馐是什么意思!

世间万物皆有德——羊之德

馐是什么意思?珍馐是什么意思!

标题导读:德畜响当当◎祥瑞尽融羊字中◎亡国奴的见证者

羊,伴随华夏祖先一路走来,先民们之所以视它为吉祥的精灵,不仅是因为羊性温顺,易于驯养,并可为人们提供鲜美的滋味。

倘若将羊文化上升至精神层面,无论是人格的修养,还是伦理的塑造,都无不折射羊的德行,因此有学者称,中华民族是“羊性的民族”。

德禽响当当

在崇尚甚至敬畏自然的时代,羊被人格化,祖先赋予它种种美好的象征,自古就有“德禽”之称。

义盗谷种播人间

在我国创世神话中,“羊衔五谷”,舍身求义,就如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一样,因盗天火给人间而被送上断头台。

远古洪荒时代,人间没有五谷,祖先们靠釆集野菜野草充饥,因营养不良而面黄肌瘦。神羊动了恻隐之心,从天宫御田釆摘下黍、稷、麦、菽、麻五谷,教给人间种植方法。五谷穗子为什么像羊头又像羊尾,就是源自于此。

神羊的善行激怒了玉皇大帝,遂令天兵天将宰羊于人间。令人惊奇的是,在神羊行刑的地方长出了碧绿的青草,后又生出羊羔,且繁衍不息。

祖先们为感激神羊的义举,于是每年腊月都要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民间称为“腊祭”,以示纪念,此俗延续至今。

从羊有三德说开去

西汉儒学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说到,羊有三德,即:

“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执之不鸣,杀之不谛,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

羊,并非没有攻击性的武器和能力,它那一对锐利的尖角足以致敌人于死命。

古代笔记载有诸多羊斗狼的轶闻。其中一文提到,有只饿狼夜窜羊圈,企图饱餐一顿,岂料被一只大拧羯羊死死抵在栅栏上,天明时牧羊人才发现,狼已气绝而亡,羯羊亦力竭死去。

然而,羊平日里秉性温和,与人为善,类似仁者。

古人发现,羊被捉从不鸣叫,即使惨遭宰杀也不啼叫,就如义薄云天的大丈夫,着实令人敬佩。

“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让人联想到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的金句:“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礼赞羊至孝感恩,颇有知礼之德。

先秦时,先人们归纳羊有两大特性,即善良知礼,外柔内则。

羊的“跪乳”习性,便是善良知礼的生动表达,后世演绎为孝敬父母的典范。

羊的外柔内刚,则引申为美好的秉性。《公羊传》概括道:“羔取其贽之不鸣,杀之不号,乳必跪而受之,死也生礼者,此羔羊之德也。”

羊,集知仁、知义、知礼于一身,故而,常用羔羊比喻贤明君王及其清官廉吏。

诗经》:“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

后汉书》:“洛阳令王渙,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寻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幸早世。”

独角神羊辨曲直

纵观史乘,羊与中国司法鼻祖皋陶结下了不解之缘,独角神羊因此成了上古时期伸张正义的“任法兽”。

皋陶是尧舜时代的大法官,他曾借助独角神羊断案,实现了远古时代司法公平,留下“皋陶敬羊”的佳话。

独角神羊古称“獬豸”,东汉王允在《论衡》中描述獬豸:“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

《后汉书》:“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晋书》:“獬豸,神羊,能触邪佞。”

相传,当皋陶遇到棘手案件,难辨真伪时,便放出獬豸,见到有罪之人,就用尖角顶触,从未出现过冤假错案。

为了彰显司法公正,后世发明一种执法者的官帽,帽形仿效獬豸模样,称之为“獬冠”。

祥瑞尽融“羊”字中

翻阅《汉字大字典》不难发现,以“羊”为部首的汉字达200余个之多,几乎与美好的字眼如影随形。

美味尽藏“羊”字中

“美”:东汉许慎在《说文》解释为:“美,甘也。从羊从大。”清代文字学家王筠则诠释:“羊大则肥美。”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进一步解读:“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

“鲜”: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秉,故字以‘鱼’‘羊’为鲜。”

“羡”:从羊而来。《说文》:“羡,食欲也”。因羊肉鲜美,引人馋涎欲滴。

“养”:语源是羊。《说文》:“养,供养也。从食羊声。”许慎把“养”字视为形声字,但分析“养”字的原始结构,它又是会意字,乃一人献羊之象,其字根就是养。

“羞”(馐):其原始意思与“养”字相似,《说文》说,“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从丑,丑亦声。”两字比较,均有“持羊进献之象”。

吉祥尽藏“羊”字中

羊被远古先民视为吉祥物,后演化为一些民族的图腾崇拜物。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云:“祥,古文作羊”,是“祥瑞”的象征,即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出土的西汉铜洗纹面“吉祥”二字,就写作“吉羊”。

古罗马有个习俗,若是当天第一眼看见的动物是羊,那么,象征获得了爱与幸福。“基督自称为好的牧羊人”。

在中国民俗中,大年初一在门上悬挂羊头,交往中送羊,或以羊作聘礼,做祭祀都是取吉祥之意。

“义”(義):義是“羊”“我”组成的会意字,其意把羊置于头顶,人羊一体。“羊”的品质内化为“我”的气质,像羊一样有仪则,有法度。

“善”(譱):由“羊”与“誩”组成。其意是,句句都夸羊儿好,便是善言、善念、善人。

风情尽藏“羊”字中

唐人王之渙《出塞诗》名句传千古:“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族为西北地区一个以牧羊为生的民族,《说文解字》云:“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在甲骨文中,“羌”字上部是一对卷曲的羊角,下部是个行走的人形,整合起来,就是人在牧羊。

显而易见,羊在羌寨民族风情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亡国奴的见证者

羊,作为亡国奴的见证者,最早是以“肉袒牵羊”形式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

肉袒牵羊的始作俑者

《史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商朝土崩瓦解。殷纣王的哥哥微子投降周朝

“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于是,武王乃释微子。”

那时,君王尚无玉玺,微子便把象征王权的祭器献给周武王,表示商王子孙臣服于周。

战败投降仪式也很奇葩:微子袒胸下跪,左手牵着山羊,右手握着茅草,跪地而行。

“牵羊礼”,表示自己会像羊一样驯服,任其宰割;另一层意思是,羊象征吉祥,在亡国临危之际,献上羊以祈求得到战胜国的宽恕,免遭于难。

“把茅礼”,那时茅草是诸侯用来包裹贡品的,“把茅”意味着愿向战胜国缴纳贡品。

魏晋大臣贾逵一针见血指出:“肉袒牵羊,示服为臣隶也”。

“肉袒牵羊”,与其说是古代投降仪式,不如说是亡国之礼。这类事件在中华历史上屡见不鲜。

《左传》载,宣公十二年,楚国

攻陷郑国,郑国君王郑伯便“肉袒牵羊以迎”。

西晋大将王濬大败东吴,东吴国君孙皓也是以“牵羊之礼”表示臣服。

最屈辱的牵羊之礼

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肉袒牵羊”,莫过于金国受降仪式。

大宋宣和遗事》载,公元1127年,“靖康之乱”后,金军攻破汴京城,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押至金朝京师会宁府。

金太宗令二帝脱下龙袍,换上金人的丧服,头缠帕巾,赤裸上身,将现场剝下的羊裘披在身上,脖子上系着草绳,像羊一样牵引至金太祖阿骨打祖庙,行“牵羊之礼”,以彰显金人的勇武。

这是一种非常耻辱的受降仪式,“肉袒牵羊”分明在践踏为人最为珍视的尊严。

稍有血性的宋人便以死抗争。宋钦宗皇后朱琏年仅26岁,就因为不甘“牵羊礼”受辱而投河自尽。

献俘仪式结束后,金太宗册封宋徽宗为“昏德公”,封宋钦宗为“重昏侯”,并在两份诏书上历数二帝的种种昏庸污行,二帝竟然恬不知耻地接受金国册封。

羊,还见证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更为悲催的一幕。

按照金太宗的旨意,二帝被迁至蛮荒僻远的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囚禁,当时属于极北的苦寒之地。

为了提防宋朝遗民解救故主,看押的金兵将宋徽宗父子囚禁在一口枯井里,吃喝拉撒全在狭小空间进行,与圈养猪羊无异。

宋徽宗每日坐井观天,忆昔抚今,以泪洗面。囚禁九年后的一天,终因忧郁而终,享年54岁。据说,宋徽宗死后,尸体还被金人用来熬制灯油。

一位名叫宇文虚的流浪金国文人,将亲目所见,记入《靖康稗史》。据他所载,宋钦宗的下场比老父还惨。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六月,完颜亮令宋钦宗出赛马球。钦宗身患严重风疾,加之不善马术,从马背摔下,被杂乱马蹄践踏而死,终年56岁。

岳飞在《滿江红》吼出了大宋王朝仁人志士的雪耻心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