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汀花溆的意思,蓼汀花溆的意思是什么

文 | 嘉兴地名

石庄,别名 “石田”,有东西2个村落之分,相距不足1.5千米,位于新埭镇兴旺村南部。

“东石庄”于明嘉靖年间被倭寇焚毁,今之“西石庄”是东石庄的沈氏族人逃至西石庄的合居之地,距镇政府偏东北4.7千米。

蓼汀花溆的意思,蓼汀花溆的意思是什么

清代时期,石庄属华亭乡二十四都南巷庄。民国期间,属南巷乡、南传乡、泖南乡。1949年后,先后属南厍乡、南桥乡、前港公社、南桥公社、南桥乡,1999年6月并入新埭镇

石庄历史久远,至今已有740多年历史。据明天启年间《平湖县志》卷五记载:“石都尉庄,在东泖,宋江淮总管石都尉之赐庄,有石田饲鹤,有石亭,有石总管庙,有石氏垄迹。”这位石都尉是江淮总管的属下,是一位辅助嘉兴路太守的军事武官,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其庄院为朝廷所赐,故名“石庄”。

另有说法,这里地势低洼,常受泖河潮水浸渍,不宜耕种作物,俗称“石田”。清道光年间华亭乡名士陆增在其《鹦鹉湖棹歌》中,所说的“谷泖低”指的就是谷泖水域低洼的地势:

水涨新痕草没堤,

双溪桥接汉塘西。

回澜一迳归东北,

知是源流谷泖低。

其实,石庄姓石的人只有石都尉一家,大多为沈姓家族。

元末,沈氏家族从沈氏发祥地的吴兴武康(今德清县武康镇)迁居平湖东泖石庄,其先祖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官至尚书令兼太子太傅,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家族社会地位显赫。与林埭清溪沈氏源出一脉,同为明、清时期平湖望族,声望很高。

中国文史出版社《“金平湖”下的世家大族》第三章第三节·石庄沈氏的记载:早在400多年前,沈懋孝的一篇《修建石庄里中祖庐记》道出了其家族自武康迁居平湖石庄的原因和过程。

他记述道:

“从吾孙而上数之十三世于此焉”,看中的是“浙之水从天目西下者汇于泖,以入吴中;浦溆(指河流入海)之水挟海潮东来者汇于泖,以出其土田高下正中;不甚至苦旱潦(古指涝)。吾沈氏世耕此土而世世诵说,古之人春有含桃坞,夏有维杨岸,秋有芙蕖苹蓼(指莲花萍草)之美,冬有稻梁鸡蟹之饶,流水为之珪带,而沙鸥为之友朋,美哉乎!不谓乐土乎!自吾祖以武康派来,负耒剪荆(意指背负农具,从事垦植),而卜居(选择居处)此也。”

通过沈懋孝这段文字,反映沈氏先祖之所以选择石庄,从武康迁离,世居泖上,是因为当地风光秀丽,春秋如画;田地肥沃,物产丰富;土地平整,不高不低;且较少旱涝二灾,宜于耕种生息。

沈懋孝在文中还说,经过数代耕作,第五代时已建有堂皇的宅第,到了七代家业已有田产数百亩之多,第八代在当地疏浚河道利于田地灌溉,九代精通风水故在屋东筑堰,时遭倭寇来犯,因其是诗礼之家而敬而远之。此间,倭患经常入扰,蹂毁屠掠村坊,九代子孙和当时滨海的许多大族一样迁居当湖,居城南三登里。由此而论,石庄沈氏兴于明初,衰于嘉靖年间。

清嘉庆间江南河道总督吴璥在《石庄沈氏宗法序》中说:

“石庄沈氏为吾邑右族,名臣贤士接踵而生,其隐于农桑者亦敦庞醇固,历三百年继继承承,家声弗坠。”

明代有博古通史的沈懋孝,清代有编著《槜李诗系》的沈季友,其文学成就足以使石庄沈氏名垂千秋。陆增的《鹦鹉湖棹歌》云:

红柽黑蝶绕田闾,

落照清溪映晚蕖。

镇日著书忘岁月,

石家庄上沈家居。

诗后注说:“‘红柽田舍’‘黑蝶斋’在清溪,处士沈岸登居;石庄在东泖,宋石都尉赐庄,明季为司业沈懋孝书处。”大意是清溪与石庄的沈氏都是读书人家,源出一脉。石庄沈氏传有家谱,世代清白,代有名人。

沈懋孝(1538—1614年),字幼真,号晴峰。少年时受王阳明学派的名师指点,广交名士,明隆庆二年(1568年)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修撰、乡试副考官、国子监司业等职。

万历年间,宰相张居正勇于改革,遭朝廷中保守派围攻,沈懋孝因坚挺改革举措,遭牵连,受重伤,被贬为两淮运判,朝中有人为其申辩,他不以为然,不愿申张争辩。毅然引退回乡,专心授徒讲学,著作颇丰。其子端钟,字德培,自幼聪明,嗜古好奇,万历二十年(1592年)以贡生选拔任陕西洛川知县,因不习惯官场恶习而罢官返里,书立说。

沈棻(1626—1672年),字子佩,号藕庵,石庄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任河南西平知县。是年西平多旱,粮仓无积存,民众大多外流度荒。沈棻到任后,招流民,赠种牛,开荒地,浚河道,平徭役,减免赋税,惠政极多。西平境内有座嵖岈山,以石质坚硬著称,乡民称沈棻为“嵖岈外史”,意思指他坚硬耿直。清光绪年间《平湖县志》评价他“治声为中州第一”。由于他操心过度,卒于任上,年仅46岁。西平百姓感其德政,于北郊建祠祀之。

沈季友(1654—1699年),字客子,号南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副榜贡生,精通古文诗词,尤其擅于长诗,自成一家风格。同代的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见之,叹为旷世奇才。

他在26岁时,刻《南凝集》行世,一时成为“洛阳纸贵”之俏。他平生不谋仕进,闭门著述,修辑家谱,筹建祠堂,参与修纂《平湖县志》。曾搜集嘉兴郡内自汉朝至清代的民间诗词,并撰写作者小传,辑成《槜李诗系》42卷,被收入《四库全书》。乾隆嘉庆两朝元老沈初监修《四库全书》时,曾将沈季友的《槜李诗系》进呈殿上,获赏。同代嘉兴籍文学家朱彝尊对《槜李诗系》高度评价:“虽曰一郡诗林,是又千秋文献资也。”

明代期间,石庄沈氏庄园所拥有的江南园林之娇,被世人广为赞赏。沈氏《家园纪略》中云:三泖碧湖之旁,乃石庄古里,家园为我先辈所筑,其堂名曰“逸民”。堂之前,杂花相映。堂后有池,池前有山,抚槛唤鱼,鱼闻声而至。从后山过小石梁,入归云洞,洞中多巧石,四壁森映。登山顶,有美人抱狮,峰甚雄奇,驻此,可眺望三泖。从西北绕出,山之背多青松碧梧。

过此,又一屋舍,名曰“琅玕坞”,有竹三万竿,雷行雨过,新梢如入云霄,每赋诗一首即刻于节间,让人流连忘返。清光绪年间新埭廪贡生俞金鼎在其《泖水乡歌》中,曾将沈氏家园赋诗题咏:

碧河三泖水茫茫,

都尉当年有赐庄。

三万琅玕刻诗句,

此中曾筑逸民堂。

日久月移,石庄历经几次战乱,沈氏后代早已分散各地,东西石庄的古迹也早已消失殆尽,几乎没有留下痕迹。如今,知道石庄历史的人不多,但尚生长着二株百年银杏,据说这是石庄的故地。

今日之兴旺村的古村落石庄,在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同时,扬其所长,不搞大拆大建,充分利用与挖掘当地石庄等自然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注重继承传统文化,以反映江南乡村特有的娇美。通过建设美丽乡村,体现新农村的现代文明,又寄情于乡愁之眷恋。

–END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3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