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男孩起名,胡姓男孩起名100分?

胡氏是中华姓氏之一,读音作hú,起源于周朝诸侯国胡国。

先秦时期,胡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黄河以南,淮河和汉水流域地区。秦汉两晋时,胡姓已经播迁到各地,西陲至四川陕西,北疆为山西河北,南抵广东福建、东临江浙。在唐宋之际,胡姓已经在长江流域地区形成了优势。清朝进入台湾。

胡姓男孩起名,胡姓男孩起名100分?

姓氏渊源

  • 出自妫姓

一是以谥号为姓 ,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春秋末被楚国所灭,其后人有的以胡为氏。根据《元和姓纂》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3000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

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 注:陈胡公某个儿子以陈胡公之号为氏,与陈湣公某个孙子以陈胡公之号为氏,这两个说法分别是安定胡氏安定派与安定胡氏华林派后期修谱攀附陈胡公满之作。先秦与汉朝时期,涉及姓氏的著作如《世本》《潜夫论》《风俗通义》与胡氏人物碑文皆无“源于妫姓”说,到北魏年间516年后,才有北魏司徒胡国珍家族部分成员墓志认为胡氏出自陈胡公满,此说亦被后世一些姓氏书与胡氏族谱采用为胡氏的起源之一。

又复姓胡母氏出自战国时期齐宣王之弟胡母氏后裔,复姓简化为氏,远祖陈胡公满。南北朝之前,太山郡胡母氏较为显著,后来胡母氏逐渐消失,太山郡四姓之一的胡氏很可能是胡母氏受北魏姓氏改革影响,简化改氏,后期郡望不显,或已融入安定胡氏。 胡母氏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

  • 出自姬、归姓,以国名为氏

一是姬姓胡国,在河南漯河东,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二是归姓胡国,在安徽阜阳。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春秋末期,这两个胡国先后被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子孙都以胡为姓,国人都以胡为氏,称胡氏,形成两支胡氏,世代相沿。 归姓是畏方(鬼方)之姓,据《山海经》记载为威姓,源于少昊之子,胡国铜器铭文记作媿(wēi)姓。归姓胡国故址在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子孙以国为氏。历史上的门阀望族安定胡氏即源于归姓胡国。

  • 他姓改姓

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胡(纥)骨氏,人中原后改为汉姓,称胡氏。 李唐皇家的后裔为胡三公拯救于危急之中,其后发达,遂为明经胡氏。

  • 古代北方匈奴族后裔敕勒族

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如后周的胡琮,就是敕勒族人,其后世子孙皆为胡姓。

  • 源于职业

①西周初期,摄政的周公旦设置了一个官职,专门掌管君王贵族饮食以及祭祀大典中所用的牲畜。这个官职,在西周王室被称为簋(guǐ)史,在鲁国齐国被称为胡史,楚国、秦国、晋国等诸侯国称为胡簋史。簋,是盛装精美熟食的器皿,在夏朝时称作胡,商朝到西周时称作胡簋,后世就以胡簋作为食的代称,简称簋。在胡史、簋史、胡簋史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的,大多以胡为姓。

②出自汉朝的胡骑校尉,是汉武帝设置的军队官职。汉武帝在京师驻屯军中设置了八大校尉,胡骑校尉与长水校尉是特设的职位,胡骑校尉掌管胡骑军队,长水校尉掌管乌桓人与胡人骑兵。胡骑校尉的职位不常设,平时多由长水校尉兼任。胡骑校尉与长水校尉专职掌管胡人,多由骁勇剽悍又忠于汉朝的将领统辖,其中不乏归附汉朝的外族将领。在胡骑校尉的后裔中,有的以胡为姓,如东汉著名的护羌校尉胡畴,其姓就是这样来的。

③出自古代的胡夫,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作的屠户、屠夫。屠户在屠宰动物时,大多冲着咽喉部位下刀,所以屠户的别号叫做胡夫。在胡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业称谓为姓的,是为胡姓。

  • 少数民族

在历史上,鲜卑、契丹、溪、高车、满、苗、瑶、普米、彝、回、赫哲、达斡尔、傈僳、白、锡伯等古今民族中,都有胡姓的存在。

①鲜卑族胡姓: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胡(纥)骨氏,人中原后改为汉姓,称胡氏。

②契丹族胡姓:宋人叶隆礼《契丹国志》就说:“故北番惟耶律、萧氏二姓也。”至于契丹族其他姓氏,则是与汉、奚等族通婚、融合而逐步产生。胡姓在契丹族中产生较早,五代后唐时,即辽初已出现了著名的胡姓人物胡环。

瑶族胡姓: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与汉族和其他民族长期的融合过程中,在姓氏上逐渐形成十几个大姓,而胡姓在瑶族中堪称大姓。其中有胡姓的主要是盘瑶、花兰瑶。

④蒙古族:蒙古族巴颜图氏、蒙古族博尔奇济斯氏、蒙古族瑚尔汉氏、蒙古族胡拉特尔氏、蒙古族瑚尔珲氏、蒙古族瑚尔佳氏、蒙古族胡佳氏、蒙古族巴鲁剌思氏、蒙古族呼勒都古德氏、蒙古族俄勒特德氏汉化改姓为氏。

⑤满族:满族胡尔哈氏、满族瑚噜氏、满族瑚图氏、满族瑚逊氏、满族瑚德哷氏、满族瑚尔泰氏、满族瑚锡喀氏、满族胡扎拉氏、满族瑚尔哈喇氏、满族胡尔哈苏氏、满族库雅拉氏、满族锡克特哩氏汉化改姓为氏。

得姓始祖

远古时代,舜当天子之前,尧将其两女嫁给舜,让其居于妫河边,从此舜的后代便称为妫姓。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将自己的长女嫁与舜帝的后代妫满为妻,封于陈,建立陈国,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妫满在陈地建国为陈。他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强盛多年。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故又称胡公满。其子孙有以其谥号为姓者,称为胡姓。陈胡公亦被后人尊为胡姓的得姓始祖。

胡姓男孩起名,胡姓男孩起名100分?

迁徙分布

  • 历代分布

胡姓最初的发源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发源于今河南淮阳,另一个发源于今安徽阜阳。 胡氏以起源地为中心,向周边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

至汉时,迁入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湖北等地。其中,迁去甘肃省的一族,在后汉时已成为一大望族,后成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来源。

两晋南北朝时期,胡姓原居于陈(今河南淮阳),后因“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与其余七姓族人共同入闽,成为“入闽八姓”之一。

唐宋年间,胡姓族人胡竦迁入晋安郡(包括今福建漳、泉二州),被奉为闽中胡姓的始祖。其五子分迁于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境内,使胡姓族人再一次远播分散于各地,并得到巨大发展。而另一支在五代南唐时,则由醴陵德善乡迁入吉州(江西吉安)、金陵(今江苏南京),也使江西逐渐成为胡姓繁衍中心。

至元明清时期,居于今河南淮阳一带的部分胡姓因避战乱入迁福建、广东等地,再次远播其它各省,从而使胡姓成为一个遍布全国且远播海外的大姓。

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

郡望堂号

  • 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胡氏,为镇原县著族,也是全国胡氏发源地。南北朝时期,三百余年内,出了皇太后及皇后四人,皇妃及贵人二人,封王八人,三公九卿十三人,大将军八人,刺史及太守九人。其显赫前所未有,使安定临泾胡氏家族在我国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胡氏也因此而郡望安定。胡氏安定堂,源出安定郡,始建于西汉。郡治先在高平(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后徙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再徙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唐初称安定为泾州(今泾川县)。

后来成了胡氏的堂号,可见安定在胡氏历史上的地位。此堂始祖源于胡遵。胡遵,三国魏国大将,安定人。他有六子,最著名者是胡奋,他在晋武帝时屡立战功,官至尚书仆射、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女儿胡芳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贵嫔,从此成为外戚,权势更加显赫。南北朝时期,胡奋后裔胡国珍之女胡仙真(即胡充华)成为北魏皇太后,胡姓步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从胡遵以后的二百多年中,安定临泾胡氏位至三公九卿及将军、太守者多达十余人,还出了两位皇太后、皇后,盛极一时。

新蔡郡:原为周朝吕国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带。春秋时期蔡平侯从上蔡迁都到下蔡,故名,也称为新蔡。汉朝设置新蔡县。晋朝时期晋惠帝从汝阴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南北朝时期北齐改为广宁郡。隋朝时期又改名为蔡州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

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国置郡,治所在今天湖北省枣阳县东南。

庐陵郡:辖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弋阳郡:隋置弋阳郡,武德三年改为光州,郡治在今河南省潢川县。

定城郡:郡治在今河南省信阳市。

  • 堂号

胡姓堂号很多,有颐养、光裕、忠义、庆馀、安定等。其中最受人钦敬的是“安定堂”。

胡姓男孩起名,胡姓男孩起名100分?

安定堂:以望立堂,源出安定郡。系纪念北宋初学者、教育家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官至太常博士。与孙复、石介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他的“明体达用”学说,开宋代理学之先声。因他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人称“安定先生”。胡姓后人遂以“安定”为堂号。 [

新蔡堂:以望立堂,亦称蔡州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义阳堂:以望立堂。

弋阳堂:以望立堂。

定城堂:以望立堂。

庐陵堂:庐陵堂胡氏的始迁祖是胡公霸,即胡杲。八传至胡铨。胡铨的家族在宋朝已成为大族,胡铨的兄弟胡铸、胡锷,儿子胡泳……孙子胡桦、胡椅等人,虽然名声不如胡铨显赫,但都小有成就。江西吉水、湖南汝城县三塘、浙江绍兴厚宝等地的胡氏,都是胡铨的后裔。华侨领袖、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就是胡铨的第三十二代孙。

澹安堂:得名于宋朝胡铨著作《澹庵集》。

绩溪堂:绩溪堂胡氏因为近代出了大学者胡适而蜚声中外。据谱牒记载,他们是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迁来的,始迁祖是胡昌翼的儿子胡延正。绩溪胡氏一度祭祀胡公满,后来又改祀胡昌翼。胡适自己也说,他在孩提时参加过始祖昌翼公一千岁的纪念祭典。

中庸堂:出自东汉胡广的故事。胡广,南郡华容(今湖北监利)人,字伯始。官至太傅,封安乐乡侯,老于世故,时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后人即以"中庸"为堂号。

胡姓男孩起名,胡姓男孩起名100分?

门楣题辞

  • 苏湖世第、苏湖流芳

出自胡瑗事迹。胡瑗(993—1059),字翼之。宋代泰州海陵(今江苏省泰州)人,是宋代的教育家,被奉为宋代理学先驱。史传载:胡瑗“以经术教授吴中,范仲淹荐之,以白衣对崇政殿,授校书郎,以保宁节度推官教授湖州,弟子数百人,礼部所得士,瑗弟子十居四五。以太常博士致仕归。”胡瑗从教较之宋代另一教育家、理学家朱熹还早一百三十多年。胡氏后裔为纪念胡瑗毕生从教,玄歌不辍、桃李芬芳之盛况及其卓著的业绩,故于正大门上方题“苏湖世第”或“苏湖流芳”。

  • 淮海家声

出自胡姓安定堂始祖胡质、胡威事迹。胡质,三国魏寺春人,少知名。曹操召为顿丘令,官至荆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都督青、徐诸军事。每建军功赏赐,皆散于众,无入家者,家无余财,惟赐衣、书箧而已,以清畏人知著名。胡威,质子,官至徐州刺史,父子清慎,名誉著闻当世。入朝,武帝(曹操)问:“卿孰与父清?”威曰:“臣不如也。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帝称善,累迁前将军,以功封平春侯。胡质、胡威祖孙数均以忠慎清贞之誉著闻当世,而原籍淮海寿春县,故胡姓门楣有题“淮海家声”者。胡质、胡威父子为国镇守边关,均卒于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县等六个县、宁县四个县),子孙留居安定,胡姓堂名安定堂源此。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36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