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本梅
前不久,吉林省龙井市老头沟镇免费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入户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当地还有一些居民依靠燃煤做饭、取暖,存在煤气中毒隐患。在做好安全知识科普的基础上,当地社区工作人员、村干部逐户排查,上门安装报警器,再挨家挨户演示使用方法。“自己都没注意过的小事,政府想在咱前头了。”一位老人说。(人民网)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特别是安全的事情,更是要牢记心中,容不得一丝马虎,容不得一点大意,特别是对于“一老一小”等特殊弱势群体,更是要多一些留心,多一份贴心,多一点关心。基层党员干部就应该在细枝末节中去摸排群众的需求,在细微之处去温暖民心;努力为民办好贴心小事、办好暖心实事,增强群众安全感和获得感。
着眼“民生实事”,带来“微幸福”。干部服务群众要用好“显微镜”,到群众生活的网格去探一探、照一照,把群众的需求摸清楚、把群众的诉求弄明白,为老旧小区安装上“幸福梯”和“天眼系统”,让幸福感、安全感能“一键直达”;将群众出行的泥泞和坑洼变成“幸福路”,让满意度“一路畅通”;为城市生活打造“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让获得感“一应俱全”等等。
着力“关键小事”,办好身边的“微改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往在细节、品质、末端上凸显。“城市书屋”为群众送来了“文化大餐”,“口袋公园”为群众找到了茶余饭后的好去处,规范的停车位和摊位,为群众带来了干净和整洁的环境……而这些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小事,只要能在“美”字上下功夫、在“情”字上做文章,这一步步的改变和一寸寸的改造,就书写着民生的“满意答卷”。
立足“以人为本”,点亮“微心愿”。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地质灾害和防火防溺水等的宣传教育,有时效果不能入心、入脑。如果广大干部的服务,能多走一步、能多“留点心”,在做好安全知识科普的基础上,再给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入户安装报警器;再派出网格员、志愿者、党员干部多开展“敲门行动”,对燃气进行检修、对电路进行排查;再去社区、学校开展专项的安全宣传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将人民群众安全的“微需求”办好。
“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是“喊口号”,不能仅仅“动动嘴皮子”,而应该下足真功夫、做好“绣花功夫”。只有迈出“爱心”的脚步,才能干出“暖心”的服务,才能真正向人民群众交出满意的“幸福账单”。(熊本梅)
来源: 河北新闻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