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的五行属性是属什么?斯字五行属什么几画!

这段时间“斯人”还是“是人”的辩论莫名上了热搜,这让我有点不解。说不解,并不是因为不知道该服从哪一个,而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这样的辩论有一点无聊。为什么?首先说明一下,我的记忆里一直“是人”,但我也从来没有排斥过“斯人”,因为我认为这两者都是说得通的,都是合理的,混用起来根本问题不大,而且完全没必要争辩说哪一方错了。在此之前,我还刷到过为此辨析的短视频,发现里面探究其原因时竟尔扯到玄乎其玄的所谓“平行宇宙”。对此我只想说:“我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斯的五行属性是属什么?斯字五行属什么几画!

一、为什么说这样的争论略显无聊或者没必要?

为什么我会觉得这样的争论略显无聊呢?因为在我看来,从文学本质的角度来讲,“斯”和“是”这两个字是有相同解释的,在某些场合下是可以共用的。

首先说“斯”,“斯”的基本含义有如下几项:

①这、这个、这里,表指代。如“斯人”“逝者如斯夫”“何至于斯”等,这里的“斯”均可以换作我们今天更为常用的“此”或者“这”。

②同“厮”,表卑贱。如《水浒传》中经常可以看到“这厮××”这种骂人的话。

③同“澌”,尽、完结。如澌灭。

④指一种姓,斯姓。如民国时期有个叫斯励的,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

斯的五行属性是属什么?斯字五行属什么几画!

电视剧《水浒传》武松醉打蒋门神

再说说“是”的含义,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表判断,对,正确,跟“非”相对。

②意动用法,认为对,认为正确。如“是古非今”,这里的“是”和“非”均作动词。

③表示答应。如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剧里面看到下级回答上级命令时说出一句铿锵有力的“是”这样的场景。

④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如“如是”“由是可知”等,这里的“是”同样均可以换作“此”“这”来理解。

通过对比上面两者的解释,我们不难发现,在表示指代这一层面,“斯”和“是”是共通的,完全可以互换使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斯人”和“是人”能够同时出现在大众视野里面的原因。事实上,到如今,“斯”表指代在一般是在古文中见到,日常生活中倒不怎么这样用了;反而是“是”表指代的场合更为常见,除了上面所列举到的“如是”“由是可知”,还有我们熟悉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唯利是图”“唯命是从”“马首是瞻”等成语,其中的“是”都可以理解为“这”。

虽然“唯利是图”这样具有倒装性质的成语在深究起来会对“是”另有一番解释(宾语前置,或说“是”为宾语前置标志,或说“是”起强调作用),但如果顺着这种逻辑结构将它翻译为大白话,其实还是脱离不了“这、这个”这一层含义(无论是标志还是强调,其实都是针对宾语而言,所以本质上就可以理解为指代含义)。

二、“斯人or是人”现象,缘何争论不休?

至于为什么会有大多数的人笃定是“斯人”而不是“是人”,产生这样的偏差,我个人更倾向于记忆错乱的说法,当然也不完全排除版本不同的原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这两者其实也可以归纳为同一个原因。

之所以说记忆错乱,是因为我们当初在学古文的时候,“斯”和“是”这两字表指代的情况都出现了的。例如,在我的印象当中,《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确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表“这”的指代含义也是从这里开始得知,所以印象深刻;而在其他古文篇目当中,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及苏轼的《赤壁赋》“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则均用的“斯”表指代。

斯的五行属性是属什么?斯字五行属什么几画!

苏轼《赤壁赋》(局部)

因此,当多数古文采用“斯”而不是“是”时,就极易发生这样的记忆错乱。再加上当时市面上出现的教辅资料大多也采用“斯”字,同时网页上能查到的古文版本大多也用“斯”字,这就难免加深了我们的这种记忆错乱。说到这儿,其实也就涉及一个版本的问题了;而说到版本的问题,就不得不提到下面这个类似的争论——

有人笃定经典电视剧86版《西游记》“车迟国斗法”一节中有下油锅场景,而有的人又笃定没有。这在我看来其实也是一种记忆错乱,或者说是因为版本不同导致的记忆偏差。发表一下个人观点:在我的印象当中,下油锅的场景确实是存在的,但并没有真正拍摄相关镜头呈现在电视剧当中,而只是出现在演员的台词里,即在“妖怪”的口头上提了那么一嘴。而口头上提及“下油锅”这一茬,其实已经是在剧中双方比试分出胜负之后,因为“妖怪”一方表示不服,想要要求再比,从而在国王面前放出的狠话。真正呈现下油锅场景的也有,那则是在动画版《西游记》和费振翔版《西游记》(也称“浙版《西游记》”)中出现过。因为86版《西游记》和动画版《西游记》年代都比较久远,所以发生记忆错乱也是很正常的事。

斯的五行属性是属什么?斯字五行属什么几画!

86版《西游记》羊力大仙

当然,话说回来,个人的记忆只能代表个人的观点。我个人的记忆也不一定是完全靠谱的,只是提供一个答疑解惑的思路,感兴趣的可以顺着我这个方向去求证真相。至于说“斯人”还是“是人”,有“下油锅”还是没有,我觉得都并不是那么重要。保持寻根问底的研究之心固然是好事,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铭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初衷,避免本末倒置,甚至于落入教条主义的窠臼。理性看待有争议但又合理的分歧,对更多的不同给予更多的包容,这样反而容易促进文学与文化的进步。毕竟,唯有“百家争鸣”,方可“百花齐放”!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26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