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字五行属什么?稀字的五行属性!

稀字五行属什么?稀字的五行属性!

“稀”,稀缺,选择自由越少,心理抗拒越强 | 模糊谈判力 第六十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737篇推文。

全文共2676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稀字五行属什么?稀字的五行属性!

1 引言

1965年1月,林登-约翰逊赢得竞选,成为美国第36任总统。

当时的白宫班子人员,还都是遇刺身亡的前任总统,肯尼迪的一众人马。

约翰逊当选后,新闻媒体大肆发表猜测言论,认为这些“肯尼迪的老班底”一定会被约翰逊全部赶走,一个不留。

这个猜测在整个社会掀起了激烈的讨论,大部分都认为这件事的可能性很大。

但有意思的是,约翰逊并没有这样做。

相反,他正式邀请所有隶属前总统的白宫工作人员都继续在白宫工作。

这一让人意想不到的做法,一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大量的媒体都发表评论,认为这个新总统有着广纳贤才的肚量和远景眼光,值得看好。

而这件事竟然还有反转,就当人们都开始赞扬约翰逊的做法后,这个新总统却又突然改变了主意;

他把白宫的这些工作人员,再次一一辞退;

大众哗然。

为什么一个美国总统如此的做法,看上去就是故意在和媒体对着干?

你认为我会怎么做,我偏偏就不这么做。

或者说,

正是媒体的“预测”,导致了这个结果?

约翰逊总统的做法,到底是一个特例,还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

再看一个例子,

玛丽一直希望儿子能多吃点蔬菜,但始终无果;

这也是让大部分父母头疼的问题。

无论你苦口婆心地跟他们讲,“多吃蔬菜对身体有多么多么重要”,孩子们都会嗤之以鼻;

玛丽也曾尝试过一些“高级”手法,比如,给儿子看“大力水手”,希望儿子能从“大力水手爱吃菠菜而力大无穷”中受到影响,但依然毫无效果;

她甚至也尝试了让孩子饿肚子等一些极端手段,当然效果更差。

直到某一次,玛丽决定换个“不一样”的做法。

玛丽开始在每次晚餐的时候,在餐桌上准备一道精心制作的“蔬菜”,量很少;

她会事先用透明的盖子盖住,再端上桌,并告诉儿子,这个菜是给爸爸妈妈准备的,他不能吃。

一开始,儿子显然看出了妈妈的“伎俩”,认为这很可笑,自己绝不会上当来吃这些蔬菜的。

不过没关系,玛丽就这样保持每次吃饭都“禁止儿子吃特殊蔬菜盘”的做法;

随着“蔬菜”盘子的花样变多,以及“禁止”的次数变多,儿子开始有些动摇了;

直到有一次,儿子开始小声问玛丽,

妈妈,能给我尝尝这个菜吗?

玛丽露出“极不情愿”的表情,“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好吧,无论是那个大人物“美国总统”,还是小人物“玛丽的儿子”,他们似乎有一个共性?

他们都不愿意去做别人让他们做的事情。

或者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他们都希望能拿回,或尽力保护自己的选择自由。

2 心理抗拒理论

我们依然在“模糊谈判论”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研究。

今天要聊的,依然是“七字说服力”的第六个字,“稀”;

“稀”,就是“稀缺”的意思,

越是“稀缺”的东西,越让人在乎,也就越有说服力

在“模糊谈判论”里,“稀”字说服力,撕开的分类是“战Vs逃”;

或者说,“稀”字实现说服力的角度,是“动机”。

而最常见的“说服痛点”就是,

你越想要说服对方做一件事,对方就偏偏不愿意这样做。

原因很简单,这和你的说服力无关,只和你“剥夺了对方的选择权”有关。

无论是“他一定会赶走所有人”,还是“你必须要吃蔬菜”,关键并不在于这些说法的本质是不是正确,而是这些说法剥夺了当事人的“选择自由”。

1981年,美国心理学家,莎伦-布雷姆教授提出了“心理抗拒理论”(Psychological Reactance Theory);

他发现,人们在自己的“选择自由”受到威胁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抗拒”。

做一个小实验,请看下图,这是一个红色按钮,请问你有多少“动机”想去按它?

稀字五行属什么?稀字的五行属性!

每个人的回答都会不同,这很正常,请暂时记住“你有多想按它”的感觉。

再看另一张图,我在这个按钮旁写了几个字,“别去按它”;

稀字五行属什么?稀字的五行属性!

现在告诉我,和之前相比,你想要按它的“动机”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如果你能明显感受到“想要去按它”的期望变大了,那你就能理解“心理抗拒”的道理。

你“变强的动机”,正是因为来自我给你的“选择自由”的威胁(别去按它)。

又或者再看下面这张图,

稀字五行属什么?稀字的五行属性!

请问,你最想进的门是哪一个?

是写着“别进去”的那个?

当然,在“模糊谈判论”里,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选择”变得稀缺了,动机反而更强烈了。

3 板子后的玩具

“心理抗拒”现象其实我们从小就有。

我指的“小”,可以追溯到两岁。

1977年,布雷姆教授主导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学实验,实验的对象就是“两岁的孩子”。

准确地说,实验对象是大约在21个月到27个月的孩子,28个男孩和26个女孩;

实验环境非常简单,仅仅在房间里摆放两个玩具

但一个玩具被放在一个障碍物后(一块透明塑料板),而另一个玩具则放在障碍物前;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对两岁的孩子来说,拿障碍物前的玩具触手可得,而拿障碍物后的玩具就有难度,需要额外绕过去。

实验对象被分成三组,

A组,为高板子且相同玩具组;

这意味着,这一组孩子看到的障碍物塑料板大约有60公分高,只能绕行;

而且板子前后的玩具是完全相同的。

B组,为高板子且不同玩具组;

这意味着,同样看到60公分高的,需要绕行的板子;

但板子前后的玩具是不同的。

C组,为低板子且不同玩具组;

这意味着,孩子看到的障碍物塑料板只有30公分高,孩子可以通过略微伸手就拿到玩具;

且板子前后的玩具是不同的。

接下来,实验将观测,走进房间的孩子大概会等待多久,去触碰哪个玩具;

或者说,实验想要知道,孩子会优先触碰哪个玩具。

看下表,

稀字五行属什么?稀字的五行属性!

很明显,对于B组的孩子来说,大约只等了22秒,孩子就会绕过透明塑料板优先去触碰这个“更难拿到的玩具”;

而那个就在眼前的,更容易拿到的玩具,却等了70秒后才去触碰。

这充分说明了,那个“当难度更高时”,孩子们更有“动机”去率先获得,而“当难度更低时”,孩子们反而动机更低;

对于A组来说,因为障碍物前后的玩具完全一样,所以孩子的表现就不同了,他们会率先选择容易拿到的;(37秒Vs56秒)

对于C组来说,因为障碍物是低板子,只有30公分,难度很低,造成的“动机”不高,所以两个不同玩具的优先级差不多。(45秒Vs47秒)

(详细实验见:Physical barriers and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2-yr-olds' responses to threats to freedom,By Sharon S.Brehm University of Kansa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doi:org/10.1037/0022-3514.35.11.830)

你看,当我们被限制了某种自由(某个玩具更难拿到),我们反而更想要这个玩具了。

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约翰逊总统,还是玛丽的儿子,都在“稀”字说服力下,表现得如出一辙。

4 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内容的背后,依然都是“模糊谈判论”的影子;

分类、二元、语言、极端;

“稀”,“稀缺”的本质,是对“战Vs逃”二元差异的极化;

当我们尝试画出一个分类,战 Vs 逃(做Vs不做),人们的大脑迅速二元化,寻找决策动机;

当“动机”还没出现之前,这个分类对我们来说就是模糊的,没有说服力;

“稀”,可以让我们在谈判中撕开这个分类,让人对“失去”的感受越分明,“稀”字说服力就越极端;

说服力的流动,再次从模糊走向极端。

这里是“谈判思维”!

“模糊谈判力 第六十篇” 待续

桔梗

稀字五行属什么?稀字的五行属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29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