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赋予事物一个承载意义、期望与身份的符号,并借此为其未来的发展铺设一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深远的祝福、一个无声的预言、一个身份认同的起点,其象征未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承载期望与愿景: 个人: 父母给孩子取名,往往寄托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如“志远”、“嘉慧”、“安然”)、对品德的期许(如“仁杰”、“守信”、“思齐”)、对人生状态的祝愿(如“乐康”、“欣悦”、“安宁”)或对家族传承的延续(如特定的字辈、纪念先祖)。 企业/品牌: 一个好的公司或品牌名称,需要体现其核心价值(如“诚信”、“创新”)、市场定位(如“高端”、“亲民”)、行业特性(如“迅捷”、“稳健”)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如“环球”、“未来”、“领航”)。 项目/活动: 名称需要清晰传达项目/活动的目标(如“曙光计划”、“春风行动”)、核心理念(如“和谐共生”、“智慧未来”)以及想要实现的积极影响。 2. 塑造第一印象与身份认同: 名字是“第一张名片”: 一个恰当、响亮、富有内涵的名字能迅速在他人心中建立积极的初步印象,激发好奇心和好感度。这为未来的互动和关系建立打下了基础。 定义身份核心: 名字是个人、组织或事物最核心的身份标识。它帮助确立“我是谁”、“我们代表什么”。一个强大的名字能强化内部成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帮助外界快速理解其本质。 3. 蕴含潜力与可能性: “名正则言顺”: 一个寓意积极、方向明确的名字,仿佛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它像一个无形的灯塔,引导着个体或组织朝着名字所蕴含的美好愿景努力。 激发内在动力: 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名字,本身就能对拥有者(人或组织)产生积极的暗示和心理激励,鼓励其努力去“配得上”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品质和未来。 4. 象征连接与传承: 连接过去与未来: 名字常常承载着历史(家族姓氏、文化典故)、当下(时代特征、父母心境)和对未来的展望。它像一个纽带,连接着起源和归宿。 建立情感纽带: 一个被用心赋予、饱含深情的名字,能建立起拥有者与命名者(如父母与孩子)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这份情感是未来关系的重要基石。 传承价值: 名字中蕴含的价值观(如勇敢、智慧、仁爱)或精神(如探索、坚韧、合作)是希望在未来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的。 5. 在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与价值: 品牌资产的核心: 在商业领域,一个好的名字是品牌最核心的无形资产之一。它帮助在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承载品牌承诺,并最终影响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决策和忠诚度。一个有远见的名字能为品牌未来的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总结来说,“起一个好名字意味着什么,象征着未来”的核心在于: 意味着: 深思熟虑地注入期望、定义身份、赋予意义、建立连接、并期望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 象征着: 一个充满希望的起点、一个有待实现的蓝图、一种无形的引导力量、以及一份承载着祝福与责任的传承。 它是对未来潜力的一种具象化表达和积极召唤。 因此,起名绝非随意之举,而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充满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仪式。一个好的名字,如同一颗精心挑选的种子,蕴含着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好未来的无限可能。它既是当下的承诺,也是通往未来的第一声回响。

从辉煌到落寞 滇红茶如何重振雄风?

云南是世界茶树重要产地、普洱茶原产地、滇红茶的故乡。

发源于临沧市凤庆县的滇红茶,曾经作为“抗战茶”“创汇茶”和“外事礼茶”闻名于世。如今,滇红茶仍是凤庆县重要产业。但近年来,滇红茶产业危机凸显,品牌影响力、知名度不断下降,“小散弱乱”问题突出,对县域经济贡献率相对较低。

从辉煌到落寞 滇红茶如何重振雄风?

安石村村民在茶地里采茶。黄建林 摄

面对严峻形势,滇红茶如何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百年家国情怀 一盏滇红飘香

凤庆县地处澜沧江流域,种茶饮茶历史悠久。

澜沧江两岸的连绵群山中,有成片的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古茶树研究专家、西南林业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蓝增全介绍,我国古茶树有5600多万株,97%以上分布在云南,尤其密集分布于“一流域二山脉”,即澜沧江流域、哀牢山脉和高黎贡山南端。凤庆县有野生茶树群落3万多亩,栽培型古茶园2.8万亩。

在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香竹箐,有一棵树龄古老的大茶树,基径达1.85米,基围达5.82米,树高10.7米,被人们奉为“锦秀茶尊”。“目前这棵树仍然枝繁叶茂,每年进行保护性采摘。”凤庆县委书记陈礼军说。

凤庆县城文庙广场北侧,一座滇红茶博物馆展示了凤庆悠久厚重的茶叶历史文化,特别是滇红茶的起源和演变历程。

滇红茶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1月,受中国茶叶总公司委派,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先生一行辗转抵达凤庆,采摘鲜叶试制工夫红茶、绿茶各约500克。两种茶样寄到香港,均获茶界高度评价。当局遂在云南创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红茶以供出口。产品起初取名“云红”,后来改称“滇红”。

滇红茶创制伊始,便一举成名,在香港、伦敦茶市卖出高价,成为当时出口创汇支援抗战的战略物资之一,被誉为“抗战茶”。

新中国成立后,滇红茶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凤庆县各个种茶村寨纷纷建立红毛茶初制所,省内其他县区也推广凤庆滇红茶工艺。1951年到1958年,凤庆茶厂共生产红茶6679吨,全部出口苏联赚取外汇,“一吨滇红茶换十吨钢”成为当时的传奇。1959年以来,凤庆茶厂生产的滇红特级工夫茶,还长期被用作外事礼茶。

滇红茶品质何以出众?专家分析,这与凤庆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优质茶树品种、精良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生产滇红茶的茶树品种为凤庆大叶种,其茶叶内含物质特别是茶多酚比较高,同时构成茶汤香气的氨基酸和其他芳香物质含量多。在化学成分上,滇红茶水浸出物在45%以上,茶多酚含量35%以上,均明显高于很多中小叶种红茶。

从辉煌到落寞 滇红危机凸显

有着辉煌历史的滇红茶,如今仍是凤庆县重要产业

凤庆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严明钧介绍,全县有茶园51.59万亩,年产茶4万吨以上、产值60余亿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茶叶百强县排行榜”中,凤庆县位列第15名。茶叶在凤庆县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走进“滇红第一村”凤山镇安石村,漫山遍野的茶园吐着新绿,令人心旷神怡。有的茶园修建了观光步道,还有半山酒店正在施工。“去年全村茶叶销售收入2100多万元,村民卖茶叶人均收入约6200元。”安石村党总支书记陈维菊介绍,县里通过招商引资,正在安石村建设一个田园综合体,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看到成绩的同时,问题也不容忽视。2021年5月,凤庆县政协组织深入调研,对滇红茶产业面临的问题进行把脉会诊。通过广泛走访茶企和茶界人士,调研组分析梳理出诸多问题。

首先是“滇红”品牌面临严重危机。作为曾经的著名区域公用品牌,“滇红”品牌地位趋于弱化,市场影响力、知名度不断下降。滇红茶呈无序化发展的状态,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乱象丛生。

在种植环节,全县茶园多数为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管理粗放。有的茶园施肥、防虫、修剪等不及时、不规范、不科学。有的茶园多种作物并种,影响茶叶品质,如茶叶与核桃争地矛盾突出。

在加工环节,初制所遍地开花,但多数初制所厂房设备简陋、工艺技术落后,还有家庭式小作坊,生产的茶叶质量难以保证。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改变标准工艺流程,导致茶叶品质下降。

从辉煌到落寞 滇红茶如何重振雄风?

在凤庆县一家茶企,工人对茶叶进行分拣。李廷昌 摄

在流通环节,滇红茶市场真伪混杂、良莠不齐。凤庆县每年产茶4万余吨,而市场上销售“凤庆茶”6万吨左右,有2万吨左右的假凤庆茶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

其次,当地滇红茶产业“小散弱”,也严重影响市场拓展。目前凤庆县有茶叶初制所460个,茶叶精加工企业73户,但尚无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领军企业的滇红集团连年亏损,示范带动作用薄弱。滇红茶出口也遭到重挫,去年我国茶叶出口额22.99亿美元,其中红茶出口额4.15亿美元,云南红茶出口额仅1503.6万美元。

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率低是调研组发现的另一问题。茶产业对凤庆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低,形成茶产业种植规模大、产量高与效益低、贡献率低的反差。2021年,凤庆县茶产业税收仅942.96万元,平均每公斤毛茶贡献税收仅0.23元。

“五步走”推动滇红茶复兴

“滇红茶产业确实到了必须抓一抓、管一管的关键阶段。”陈礼军表示。去年以来,凤庆县提出建设“中国红茶第一县”的目标,实施“五步走”战略,努力推动凤庆滇红茶产业重振雄风。

第一步,议事协商。凤庆县政协通过“协商在基层”方式,广泛走访茶企和专家等,提出组建“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的设想,凝聚振兴滇红茶产业的共识。2021年8月24日,凤庆县确定组建由政府主导、茶企和科研机构等参与的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

第二步,组建联盟。2021年10月21日,凤庆县红茶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凤庆县滇红建设投资开发集团、云南顺宁实验茶厂、滇红集团等8家茶企发起,61家企业、科研机构和个人自愿加入。今年3月,26家茶企和合作社获准新加入联盟。

第三步,制定标准。今年3月,联盟发布《凤庆滇红茶技术标准》等8个标准,涵盖茶园管理、鲜叶分级、初制加工、毛料验收、精制加工、感官评审、产品包装等方面。政府将“凤庆滇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联盟管理使用,使联盟的标准规则有了约束力。

第四步,拉通链条。政府引导建立起“产业联盟+精制龙头+初制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链条组织化机制,联盟企业与初制所、合作社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初制所、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联盟企业可有效管控的茶园面积达32.5万亩,占全县63%;茶叶工业总产值18.6亿元,占全县80.1%。

第五步,净化市场。逐步推行联盟企业换新包装,新包装使用“盟标+企标”。包装替换完成后,便有条件开展打假行动,对未经授权使用盟标、销售假冒凤庆滇红茶的企业进行处罚。

严明钧介绍,2021年12月,联盟组团参加中国(深圳)国际秋季茶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滇红茶推介系列活动,受到茶界广泛关注。22家企业携带262款滇红茶产品参展,销售收入253.3万元,签订框架合作协议5个。今年春茶季,联盟发布鲜叶价格收购指导意见,提出联盟企业鲜叶收购价格比去年同期增加10%以上。

“重振凤庆滇红茶品牌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陈礼军表示,围绕打造“中国红茶第一县”目标,还要从推标准、壮主体、育人才、拓市场、促融合等方面努力,使滇红茶产业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让滇红茶走出凤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记者 伍晓阳 严勇)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7386243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qim8.com/archives/11100